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1980 年10月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連珍先生始創了中山大學圖書館學大專班,開啟華南地區圖書館學教育之始。同年秋,中國近現代檔案學奠基人之一、著名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歷史地理學家周連寬教授開始招收圖書館學專業目錄學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開創了本學科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先河,並使中山大學成為我國4個最早開展圖書館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1]的單位之一。
辦學歷程
歷經圖書館學專修科、圖書館學系、圖書情報學系、信息管理系、資訊管理系、資訊管理學院等時期的發展,如今的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已經成為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擁有完整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體系、具有博士學位授權、設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的教學單位。本學科是廣東省重點一級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名列並列第四,在軟科發布的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名列第四。學院是iSchools、IFLA、ICA等重要國際學術機構成員,具有較強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專任教員2人),專職科研人員及博士後7人。在校博士研究生56人、碩士研究生293人、本科生536人。
人才培養
學院注重人才培養。三個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圖書館學、檔案學)和三個碩士專業(情報學、圖書館學、檔案學)均通過CILIP國際認證。圖書館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成為全國首批入選的兩個建設點之一,同時也是廣東省重點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中山大學品牌專業;檔案學專業入選廣東省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面向國家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圖書館學四位一體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得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程煥文教授主持的「信息資源共享」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共享課程;潘燕桃教授主持的「信息素養通識教程:數字化生存的必修課」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科學研究
新時期,學院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問題和國家、地方重大戰略需求,努力提升本學科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學術地位和話語權。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確定國家文化戰略與圖書館發展、文獻文化遺產整理與保護、數字信息資源與智能技術管理及應用、情報研究與科學計量、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管理、檔案學基礎理論與歷史等六個重點發展學科方向,統籌建設資源、搭建科研平台、擴充科研團隊,提升學院承擔重大項目和完成重大成果的競爭力。截至2019年12月,學院在研國家級科研項目34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項33項。2013年曹樹金教授「基於特定領域的網絡資源和知識組織與導航機制研究」、2016年程煥文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信息資源管理研究」、2017年陳永生教授「近代廣東海關檔案文獻整理和數據庫建設研究」、2019年張靖教授「古籍保護學科建設與理論體系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支持。程煥文教授等獲得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陳永生教授、曹樹金教授等獲得廣東省第七屆、第八屆優秀成果一等獎。
繼往開來,在新的起點上,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將繼續為實現中山大學建設國內高校第一方陣、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視頻
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內外研究生教育區別,教師之家,2019-11-15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