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5A級風景區名錄-布達拉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名單
圖片來自 網易新聞

景區簡介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始建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後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築群。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經歷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餘平方米的宏偉規模。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在戒指的掉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於是,一場以千隻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餘,因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

詳情簡介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的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寺院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經歷代班禪修繕、擴建,形成了如今氣勢磅礴的建築群。扎什倫布寺為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0根敦珠巴主持創建的,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以後經過歷代班禪的修繕、擴建寺院規模不斷擴大,今占地約20萬平方米,周垣長約2000米。步人寺院大門,呈現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築物就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門外是由迴廊圍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講經場。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裡向全寺僧人講經布道,也是-們進行宗教答辯的場地。大殿前部是大經堂,經堂的中央是班禪的寶座,經堂後面的三間佛殿,釋迦牟尼殿居中,西側是彌勒殿,東側為度母殿。釋迦殿內供5米多高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據說像體內有釋迦舍利,還有宗咯巴的頭髮以及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森格的頭蓋骨。度母殿藏語稱卓瑪康,供2米高的白度母銅像,兩旁…

評定標準

2020年中國旅遊景區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圖片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

根據國家旅遊局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GB/T 17775-2003《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其中AAAAA級為最高級別。[1]

-旅遊交通方面-

要求可進入性好而非良好;航道水體要求清澈而非良好;停車場或船舶碼頭場地和標誌要求美觀。

-遊覽方面-

遊客中心功能不僅僅是完善,還要求體現充分;各種引導標識造型,4A級景區只需有特色即可,而5A級景區還需要特色更突出,藝術感和文化氣息濃厚,能烘托總體環境;公眾信息資料要求文字優美,製作精美;導遊員均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而非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本科以上不少於30%,且導遊講解時需要有文采;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和遊客公共休息設施要求特色突出,有文化氣息。[2]

-旅遊安全方面-

A級景區只要求在高峰期有專人看守,而5A級景區要求在特殊地段有專人看守;5A級景區要求配備專職醫務人員,不能是兼職。

-衛生方面-

廁所要求設有專人服務,室內需有文化氣息;垃圾箱要求造型不僅僅是美觀,還要求獨特。

-郵電服務方面-

4A級景區要求一致。

-旅遊購物方面-

旅遊商品不僅要求有本地區及本旅遊區特色,還需特色突出。

-經驗管理方面-

4A級景區只要求高級管理人員具備大學以上文化程度,而5A級景區要求中高級以上管理人員均具備大學以上文化程度。

-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方面-

要求出入口主體建築不單純有格調,還得格調突出,並烘托景觀及環境;環境氛圍優良而非良好。

-旅遊資源吸引力方面-

觀賞遊憩價值「極高」而不只是「很高」;同時具有極高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或一類價值具世界意義(不只是全國意義);有大量珍貴物種,景觀異常奇特,或有世界級資源實體;資源實體體量巨大,或資源類型多,或資源實體疏密度極優;資源實體完整無缺。

-市場吸引力方面-

由「全國知名」升級為「世界知名」;美譽度「高」變成「極高」;市場輻射力「強」變成「很強」;主題不只要求有獨創性,而且要求獨創性強。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

由50萬人次以上增加到60萬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遊者3萬人次以上增加到5萬人次以上。

-遊客抽樣調查滿意率的要求-

由「高」升為「很高」。[3]

評定介紹

國家5A級旅遊景區依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標準中對AAAAA級旅遊景區提出了12項條件,即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經營管理、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旅遊資源吸引力、市場吸引力、年接待遊客量及遊客抽樣滿意率),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4]

景點詳情

布達拉宮   屹立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北紅山上的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七世紀中葉(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布達拉宮緣何而建,一說是因為發展需要,松贊干布為鞏固政權,將統治中心從山南澤當一帶遷至拉薩,為了防禦外來侵略,於是在拉薩紅山上建造了紅山宮,這是布達拉宮最早的稱謂。另一說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興建了此宮。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後建議法王修建布達拉宮。始建後的布達拉宮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雨,於九世紀末,隨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毀壞。期間主因兩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贊期間金頂受到雷擊,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因反對佛教引發戰亂,布達拉宮被毀得只剩下兩間房屋。17世紀重建後,布達拉宮成為歷代0-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占地10萬多平方米,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布達拉宮主體建築依山壘砌,群樓重迭,主樓高117米,共13層,東西長370餘米。山下附屬建築有雪老城、龍王潭等……

視頻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相關視頻

崀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