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中國鐵道博物館的主館,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改建而成,2010年10月開館。正陽門館主要展示中國鐵路130多年來的艱辛歷程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鐵路建設的輝煌成就和美好前景。「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前門火車站)改建而成,博物館建築面積9485平方米,該車站始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年),1959年北京站建成通車後它才完成了歷史使命,展陳中國鐵路130多年的發展軌跡。

景點介紹

博物館原為正陽門東車站,俗稱北京站,也叫前門站,它的修建與西方列強侵略中國密不可分。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津盧鐵路竣工通車。該路由天津站到盧溝橋。鐵路修至豐臺時,引出一條豐臺至馬家堡的鐵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1901年,英國侵略軍強行將津盧鐵路從馬家堡延展至正陽門(即前門),開始修建「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1906年竣工並開通使用。它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站內有三座站台,設有客票房、問事房、行李房和旅客用公用電話、無線電報[1]等設施。1959年9月15日,新建的北京站開通運營,正陽門東車站退役,結束了自己作為「首都大門」的歷史使命。2008年,車站改建為北京鐵路博物館,8月北京奧運會開幕前正式向國內外觀眾開放。這是鐵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組織的「人文奧運」項目之一。北京鐵路博物館,結構共為四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上一、二層為長期展覽,將用大量的文物和歷史圖片展示中國鐵路130餘年的屈辱、奮爭、興盛和輝煌的歷史。

正陽門館

中國鐵道博物館是鐵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它的前身是鐵道部科學技術館,1978年成立,2003年更名為中國鐵道博物館,主要任務是負責鐵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陳列、展示及編輯研究工作。同時作為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教育的基地。中國鐵道博物館有三個館:正陽門館、東郊館、詹天佑紀念館。

正陽門館是中國鐵道博物館的主館,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側,是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改建而成,2010年10月開館。正陽門館主要展示中國鐵路130多年來的艱辛歷程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鐵路建設的輝煌成就和美好前景。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由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前門火車站)改建而成,博物館建築面積9485平方米,該車站始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年),1959年北京站建成通車後它才完成了歷史使命,展陳中國鐵路130多年的發展軌跡。

一層運用大量文物和翔實的圖片史料,全面反映中國鐵路發展的歷史軌跡。1:1的「中國火箭號」或稱「龍號」是在中國運行的最早的蒸汽火車之一,黑色的車身每側裝飾着一條金色的中國龍,色彩對比極其鮮明。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的展覽內容為「中國鐵路發展史」。展陳大綱嚴格遵循中國鐵路130餘年的發展軌跡[2],以五個部分的階段劃分展覽命題,運用大量翔實生動的圖片史料,全面展示了中國鐵路發展的歷史軌跡,為廣大參觀者深入了解中國鐵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也為史學界研究鐵路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和重要依據。展覽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蹣跚起步的中國鐵路(1876-1911)

第二部分:步履維艱的中國鐵路(1911-1949)

第三部分:奮發圖強的中國鐵路(1949-1978)

第四部分:長足發展的中國鐵路(1978-2002)

第五部分:科學發展的中國鐵路(2002-至今)。

視頻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 相關視頻

探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
外教帶娃玩逛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