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2005年正式成立。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1]是在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綜合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的。實驗室將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為依託,組織開展生態系統長期動態觀測、聯網實驗、樣帶調查以及國家尺度或重點區域的專項研究

實驗室-依託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2005年正式成立。

實驗室的成立,標誌着我國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研究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是在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綜合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成立的。實驗室將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為依託,組織開展生態系統長期動態觀測、聯網實驗、樣帶調查以及國家尺度或重點區域的專項研究。

實驗室-科研領域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唯一一個開展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研究的實驗室,是以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生態系統變化為主題,以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與適應、生態系統能量轉換與物質的耦合循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等生態學前沿問題為重點,利用跨尺度、多途徑網絡觀測和集成模擬的研究方法,揭示中國生態系統變化的驅動力、時空特徵、過程機理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實驗室-研究方向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

(1)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試驗方法與生態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

(2)生態系統能量流動與水、碳、養分耦合循環機理的聯網試驗研究;

(3)生態系統格局和過程變化的多尺度集成模擬研究

(4)生態系統管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研究。

實驗室-科研團隊

實驗室擁有院士4人,固定人員38人,流動人員69人。實驗室將實行開放、流動、聯合與資源共享的管理機制。隨着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以及生態系統觀測與數據交換平台的不斷完善,實驗室將會吸引更多的優秀科研人員[2]和研究生到實驗室工作和學習

實驗室-發展目標

實驗室將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的數據管理與交換平台、成為觀測技術服務與技術培訓、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教育基地、成為我國生態環境觀測研究領域對外聯絡和國際交流的窗口。實驗室在我國生態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