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企業大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簡稱「45所」,位於北京市大興區。45所創立於1958年,是中國專門從事電子元器件關鍵工藝設備技術、設備整機系統以及設備應用工藝研究開發和生產製造的國家重點科研生產單位。

45所先後完成了近百項 「863」、國家「02」專項、電子發展基金以及國際合作等科研與產業化項目,取得了300餘項科研成果,其中約80項獲部(省)級獎勵,向中國國內外用戶提供了6000多台(套)專用設備,為中國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獲得專利249項(其中發明專利183項),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在中國第一台12英寸多線切割機一次成功地切割出直徑300毫米、數量400餘片性能指標良好的單晶硅片。在中國第一台全自動引線鍵合機成功實現連續焊線後,被國家有關部門選作「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 「兩會」期間向與會代表匯報展出。

45所以光學細微加工和精密機械與系統自動化為專業方向,以機器視覺技術、運動控制技術、精密運動工作檯與物料傳輸系統技術、精密零部件設計優化與高效製造技術、設備應用工藝研究與物化技術、整機系統集成技術等六大共性關鍵技術為支撐,圍繞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半導體照明器件製造設備、光伏電池製造設備、光電組件製造和系統集成與服務等五個重點技術領域,開發出了電子材料加工設備、芯片製造設備、光/聲/電檢測設備、化學處理設備、先進封裝設備、電子圖形印刷設備、晶體元器件和光伏電池等八大類工藝設備和產品,服務於集成電路、光電元器件與組件、半導體照明和太陽能光伏電池四大行業。

目錄

基本內容

公司名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成立時間:1958年

公司類型:國營

總部地點:北京

經營範圍:科技

員工數:1418人

45所簡介

45所現有職工141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26人(含高級工程師以上人員10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7人),是國內專門從事電子元器件關鍵工藝設備技術、設備整機系統以及設備應用工藝研究開發和生產製造的國家重點科研生產單位。45所以光學細微加工和精密機械與系統自動化為專業方向,以機器視覺技術、運動控制技術、精密運動工作檯與物料傳輸系統技術、精密零部件設計優化與高效製造技術、設備應用工藝研究與物化技術、整機系統集成技術等六大共性關鍵技術為支撐,圍繞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半導體照明器件製造設備、光伏電池製造設備、光電組件製造和系統集成與服務等五個重點技術領域,開發出了電子材料加工設備、芯片製造設備、光/聲/電檢測設備、化學處理設備、先進封裝設備、電子圖形印刷設備、晶體元器件和光伏電池等八大類工藝設備和產品,服務於集成電路、光電元器件與組件、半導體照明和太陽能光伏電池四大行業。45所通過了GJB9001A-2001與GB/T19001-2008質量體系認證 和GBT/T28001-2001職業安全健康體系認證,並被國家科技局、外專局評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45所確立了「支撐和引領電子製造技術發展,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的歷史使命和「成為元器件研製最佳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的發展願景,秉承「誠信和諧、嚴謹創新、求實奮進、精益求精」的核心價值觀,持續創新,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十五」以來,在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政策的支持下,45所先後完成了近百項「863」、國家「02」專項、電子發展基金以及國際合作等科研與產業化項目,取得了300餘項科研成果,其中約80項獲部(省)級獎勵,向國內外用戶提供了6000多台(套)專用設備,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獲得專利249項(其中發明專利183項),創造了多個國內第一,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和廣大用戶的高度認可與好評。有着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國家和媒體的高度關注。在國內第一台12英寸多線切割機一次成功地切割出直徑300毫米、數量400餘片性能指標良好的單晶硅片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以及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內重要媒體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在國內第一台全自動引線鍵合機成功實現連續焊線後,被國家有關部門選作「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兩會」期間向與會代表匯報展出。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特別是「十一五」以來的技術進步與創新,45所已經掌握了專用設備的自身規律和特點、專用設備開發與製造的基本思想和路徑,攻克了六大共性關鍵技術,形成了十多種市場前景良好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培養出了一支掌握正向系統設計思想與方法、理論水平高實際經驗豐富、團隊精神好、特別能戰鬥的科研、生產、市場開發和經營管理隊伍,建成了較為完善的科研開發、工藝試驗和生產製造平台。「十二五」期間,45所將在國家有關部委、北京市和亦莊開發區的支持幫助下,在集團公司的直接領導下,繼續堅持推進人才興所、核心技術擁有、質量領先、做實做精做強做優、系統服務戰略,不斷提升特殊定製與快速保障、自主創新、系統集成與服務三種能力,實現材料加工設備、化學處理設備、光刻設備、平坦化設備、先進封裝設備和電子圖形印刷設備產業化生產製造,全面替代進口,批量化走向世界。到2015年,把45所建設成為國內設備行業中的領導者,在諸多核心要素方面具備衝擊世界同業前三強的基礎條件,實現總收入60億元;到2020年,把45所建設成為世界同行業前三強,實現總收入200億元,進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企業500強。

45所歷程

1958年:中電科技集團第45研究所的前身天津電子管廠開始籌建

1965年:搬遷至甘肅省平涼市

1975年:改為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究所

2000年:在河北三河燕郊開發區建立分所,

2002年:隨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成立,更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2010年:更名為「北京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究所」

科技研發

1975年 研製成功我國首台精縮照相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78年 研製成功我國首台圖形發生器

1984年 研製成功我國首台分步光刻機,並獲得電子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3年 研製成功我國首台雙面光刻機,並獲得國家級新產品獎,電子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 研製成功我國首台超低溫陣列探針測試台,獲電子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 研製成功我國首台全自動探針測試台

2005年 承擔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SB-601型雙面光刻機」通過了設計定型和驗收,該設備是國內第一台實用化的6英寸雙面光刻機,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2005年 金剛石內圓刀片鍍製成型裝置技術、旋轉沖洗設備專用無刷電機驅動裝置、油墨打印頭三項專利全國第十五屆發明展銀獎

2005年 8英寸晶片減薄機通過國家鑑定,該設備進給分辨率可達0.1μm,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在此基礎上減薄出60μm的片子為國內首創

公司地址

北京本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泰河三街1號 郵編:100176

燕郊分所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海油大街20號 郵編:065201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