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比較文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比較文學(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國比較文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主辦的比較文學專業學術期刊[1]

據2020年2月《中國比較文學》官網顯示,《中國比較文學》編委會擁有顧問2人,編委17人,特約國際編委3人。

據2020年2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比較文學》出版文獻2148篇,總被下載1011795次、總被引1313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30、(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66。

據2020年2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比較文學》載文量為1413篇,被引量為6177次、下載量為35661次;影響因子為0.54。

歷史沿革

1984年10月,《中國比較文學》創刊,為年刊。

1986年至1994年,《中國比較文學》停刊。

1994年,《中國比較文學》復刊,改發行為半年刊。

1996年,《中國比較文學》改發行為季刊。

2014年12月,《中國比較文學》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8年,《中國比較文學》入選2018年上海市文教結合「高水平高校學術期刊支持計劃」。

《中國比較文學》設有專論、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學關係、作家與作品、翻譯研究、比較文學教學、一家言、國外比較文學研究等欄目,並面向高校文科專業師生、各省市社會科學院(所)的有關研究人員及廣大中外文學愛好者。

人員編制

據2020年2月《中國比較文學》官網顯示,《中國比較文學》編委會擁有顧問2人,編委21人,其中特約國際編委3人。

學術交流

2017年8月17日至20日,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大學舉行。大會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主辦,河南大學文學院和《漢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共同承辦。會議的主題為「比較文學視野中的世界文學」。

該次會議設立了12個議題:「比較文學變異學」、「比較詩學的新問題與新方法」、「走向世界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譯介學與世界文學」、「比較文學與東亞文學研究」、「世界文學觀念中的區域、民族與文化」、「文學人類學的中國途徑與問題」、「世界文學經典重讀與文學史建構」、「美國華裔、亞裔文學研究」、「世界文學與中國河南作家群」、「文學人類學的中國路徑/『一帶一路』與中外文化交流」、「宗教研究與比較文學」。

出版發行

據2020年2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比較文學》出版文獻2148篇。

據2020年2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比較文學》載文量為1413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2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比較文學》總被下載1011795次、總被引1313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30、(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66。

據2020年2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國比較文學》被引量為6177次、下載量為35661次;影響因子為0.54。

《中國比較文學》關注中國國內外文學理論、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的研究;致力於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研究;關注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翻譯研究、跨學科[2]研究及比較文學教學研究;及時反映中外比較學界研究和出版的最新動態和信息。

投稿指南

《中國比較文學》這一段參照期刊介紹修改。歡迎專業研究人員惠賜稿件。期刊一律採用網上投稿。投稿需先註冊,登錄後按提示進入投稿頁面。本刊承諾對作者個人信息保密。投稿按照本刊格式要求處理稿件。

作者可以通過登錄「作者投稿」查閱處理結果。處理流程分為初審、複審和(雙向匿名)終審。顯示複審狀態表示已經通過編輯部複審,進入終審。終審狀態表示已經作為編輯部可選的備用稿。通過終審的稿件不一定直接選用發表,有些可能需要修改重審只有顯示「錄用」才表示被正式選用,準備發表。編輯將和作者通過郵箱聯繫。因本刊出版周期較長,稿件通常處理時間為5個月。超過5個月沒有「錄用」的稿件,作者可以自行處理。

視頻

中國比較文學 相關視頻

經典課堂 | 對談:比較文學與人文學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