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未來研究會雄安發展研究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未來研究會雄安發展研究分會5月31日,在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召開了中國未來研究會雄安發展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雄安文旅會展發展論壇。據了解,本次論壇將根據雄安新區的總體建設規劃力求探索雄安新區文旅、會展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的發展方向。會議將由中國未來研究會理事長金燦榮授牌並致詞,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也將發表講話。與會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秦麟征,財經戰略研究院魏翔等教授出席。

雄安新區

資料顯示,雄安新區定位二類大城市 。設立雄安新區,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而雄安發展研究分會是中國未來研究會的直屬分支機構[1]。分會的成立,是落實國家建設雄安新區重大戰略布署的需要,也是中國未來學和現代未來研究發展的需要。

雄安發展研究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日。分會的成立是踐行總書記新思想高度的自覺行動,是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決策的一環。分會將不忘初心,立足雄安,助力雄安,創新發展,為雄安未來發展服務,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各項工作。

相關資訊

中國未來研究會:用預言的科學做科學的預言

未來學是研究人類社會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研究範圍涉及各個領域。未來學的興起和發展,一方面是為了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客觀形勢,更主要的是為了應付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戰。

中國未來研究會:用預言的科學做科學的預言

未來學——一門年輕的學科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德國教授弗萊希特海姆首先創造和使用了「未來學」一詞,未來學便在國外發展起來。當時,很多人都投身到未來學的研究中去,使這門學科在國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工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給社會造成了許多沒有預料到的後果,也促使人們去估計和評價科學技術革命的影響和後果,以便能科學的預測和能動的控制未來的發展。

在國際未來研究活動的影響下,1975年,未來學傳入中國。當時的中國未來科學工作者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研究未來學文獻資料的翻譯和調研方面,以期待為未來學的系統引進做些基礎性的工作。

為了推動這樣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我們國家發展起來,1979年1月,中國未來研究會在北京成立。成立中國未來研究會,其任務就是要積極宣傳未來研究的重要性,定出研究計劃,組織力量去研究中國的未來, 為各種戰略決策和發展決策服務。

中國未來研究會成立後出版了會刊《未來與發展》,學者從理論方面和應用方面均對中國未來研究進行了探索。

尤其是對2000年的中國和2000年以後的中國進行預測,並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對中國人口、能源、教育、軍事、環境、文藝、經濟等進行了預測,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國未來研究會先後參與了國務院「2000年的中國"研究和「新技術革命對策"研究。

預言未來 減少災害

中國未來研究會成立以來,積極團結和組織科技工作者結合我國的現實問題和全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進行預測諮詢和決策分析,開展未來研究的宣傳普及工作,進行未來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地震。中國未來研究會於2008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以「科學預測與地震預測」為主題的座談會。會議建議國家要把科學預測和地震預警作為重大科研項目進行綜合分科研究,對我國抗震建設標準進行重新修訂。

為雄安的發展服務

為落實國家建設雄安新區重大戰略部署的需要,2019年5月31日,由中國未來研究會指導的「中國未來研究會雄安發展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雄安文旅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未來研究會雄安發展研究分會將立足雄安,放眼全球;助力雄安,創新發展;服務雄安,開創未來,為雄安未來發展做好服務。

中國未來研究會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的成員單位。在杜大公、李寶恆、馬賓、張文范、金燦榮等各屆理事長的帶領下,建立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未來學學科體系,研究中國和世界發展前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服務,為人類進步事業服務。

中國未來研究會下設5個專門工作委員會,10個分會,擁有個人會員6800餘人,團體會員22家,研究會出版編輯了《未來與發展》《發現》等專業期刊,策劃組織了中國未來研究會學術年會,中國科學家論壇,中國教育家大會等活動,積極推動我國未來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科學普及。學會還成立了中國未來研究會「未來獎章」等獎項,表彰獎勵我國未來研究領域的傑出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