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資源所)成立於1956年,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正局級公益二類科研事業單位,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和前沿性礦產資源領域應用基礎研究和地質調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礦產資源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目錄

簡介

截至2020年10月,資源所在崗人員278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占87%,擁有博士學位的占74%,高級職稱[1]人員占55%。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得者2人,何梁何利獎獲得者1人,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2人,李四光、黃汲清地質科技獎獲得者7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1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專項首席科學家7人,中國地質學會金銀錘獎22人。設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分別有7個博士學位和8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設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8年獲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稱號,是我國礦產資源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現有博士後17人,在讀研究生93人。

工作成果

資源所秉持「科技興所、人才強所、依法治所」理念,促進優秀人才成長,注重實施大項目大團隊機制,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改造地質調查,着力提升依靠科技創新解決資源環境重大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的能力,在礦產資源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近10年來,「青藏高原地質理論與找礦重大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東部中生代隱伏金屬礦找礦理論技術創新與重大突破」等3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東部板內燕山期大規模成礦動力學模型」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省部級科學技術成果獎53項,其中一等獎35項。同時資源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1項,獲授權國家專利[2]82項,其中發明專利58項。

礦產資源研究所組織機構

現有綜合管理機構9個、技術業務機構9個。擁有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鹽湖資源與環境等2個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礦物學專業委員會等5個專業機構掛靠資源所。1個重點實驗室創新平台,下設1個重點實驗室辦公室,1個深地資源研究室和3個實驗室;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下設5個研究室。資源所與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礦床地質》,刊發礦產資源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領域

一、成礦過程與成礦規律研究

研究不同構造背景下礦床形成、演化特點,成礦物質遷移-集聚-澱積的物理、化學過程和機理;開展區域成礦規律、成礦模式、成礦系列及成礦譜系研究,建立大陸成礦體系,揭示礦床形成、演化的自然規律。

二、鹽湖綜合資源調查評價與非金屬、稀有金屬研究?

開展鹽湖礦產資源、嗜鹽生物資源和熱水資源的綜合調查、綜合利用及其環境的研究;研究鉀、鋰、硼、銫、銣、粘土等重要非金屬、稀有金屬資源的形成環境和形成機理及開發利用技術研究。

三、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成礦遠景區劃

研究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特點,開展區域成礦遠景規劃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建立不同級別礦化單元評價的指標體系,完善礦產資源評價的理論方法體系;發展深部資源探測新技術、地球物理反演技術、礦化信息識別提取與集成分析技術以及資源定量評價技術。

四、礦物學與礦物材料研究

研究礦物物理化學性質、礦物微區成分和結構;開展礦物系統立典研究;通過實驗礦物學研究,反演成岩成礦環境;實驗研究礦物新性能,研發礦物新材料。

五、海洋及非傳統礦產(能源)資源研究

開展大洋多金屬結核、結殼和塊狀硫化物礦床的調查評價、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研究;開展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能源調查評價、成因機制及其它新類型和非傳統礦產資源研究。

六、礦產資源戰略與可持續發展

開展全球及區域礦產資源戰略研究、典型地區地球化學背景和環境基線,以及礦山環境評價模型研究,構築資源-環境-經濟技術綜合評價新體系,為政府宏觀決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