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技術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技術分會是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的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分會),接受協會領導,遵守協會章程,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業務監督和指導。

機構簡介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技術分會是由國內從事膳食纖維原料生產、膳食纖維製品加工生產、銷售,以及以膳食纖維為添加劑的食品加工企業、營養學工作者、科研人員[1]、健康教育工作者組成的群眾性行業性團體,是經衛生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

相關資訊

第八屆中國膳食纖維產業大會隆重召開

2021年7月30日,第八屆中國膳食纖維產業大會在西安隆重召開,大會由中國膳食纖維產業大會組委會主辦、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2]技術分會、中國園藝學會魔芋協會、陝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陝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陝西省營養學會、西安醫學院、北京味康食品科技交流中心等單位協辦,陝西森弗天然製品有限公司冠名、北京味康食品科技交流中心執行承辦。

作為我國膳食纖維領域最務實的盛會,本次大會以「膳食纖維與人類健康」為主題,通過特邀報告、專題論壇、展覽展示、線上直播、參觀考察等形式召開。

來自全國功膳食纖維領域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原料配料企業、終端製造商、設備企業、檢測分析單位等全產業鏈代表約200家單位300餘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襄盛會。

王延平會長在致辭中指出,中國膳食纖維產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就。從90年代末國家開始立項並逐步引進一些海外生產技術至今,無論是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都已經達成了國際先進水平。截止2020年底,我國聚葡萄糖、菊粉、抗性糊精、魔芋葡甘露聚糖、低聚果糖等水溶性膳食纖維產銷量已超過40萬噸,穩居世界第一。已建立膳食纖維的各項法規與標準30餘項,我國膳食纖維的應用也從保健品延伸到飲料、乳品、焙烤、休閒、代歺等20餘個領域。同時,ADM,泰萊,羅蓋特等一些跨國公司也都將主要生產基地遷往中國。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膳食纖維製造中心、研發中心、消費中心。但是不容樂觀的是,在巨大的人口基數下國民膳食纖維人均攝入量仍處於較低水平;在較低的健康素養水平下人們對膳食纖維的認知度還比較低;在慢性病高發的態勢下國家公眾營養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在實現全民健康的大目標上,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困難。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膳食纖維的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膳食纖維的春天已經來臨。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扎紮實實做好每一個產品,認認真真做好基礎研發,兢兢業業做好傳播。做時間的朋友,做難而正確的事。

徐嬌處長就健康中國戰略與策略,健康中國整體規劃與布局,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法制化進程,體制機制的創新發展等為提要做了解讀,徐處提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五方面的戰略任務,標誌着健康中國戰略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並就實施健康國家戰略的意義,國際上推行健康國家戰略的主要策略,聯合國營養行動十年主要內容,世衛組織最合算干預措施的六個政策領域,美國——健康國民計劃,歐盟——環境與健康戰略,歐盟——環境與健康戰略,日本——國民健康運動,新加坡——國家健康生活方式等做了分享。

向雪松介紹了膳食纖維定義發展,膳食纖維健康聲稱,歐盟,EU Regulation 1169/2011 膳食纖維定義,美國FDA 2016年開始公布的膳食纖維名單,加拿大衛生部2017年公布的膳食纖維名單,韓國保健功能食品中膳食纖維的功能原料名單,及中國各種法規(GB2760/GB14880/新食品原料等)涉及的有可能是膳食纖維的共34種名單。並提到,2020年中國營養學會啟動了我國《膳食纖維清單》工作,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孫長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丁鋼強所長等23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深入討論。2021下半年《膳食纖維清單專家共識》即將公布。

王延平介紹說:之所以把纖維稱之為時代,意味着他將對我們整個食品產業影響的廣度、深度以及時間的長度都會比較深遠。並從人體健康營養學,膳食纖維的功能作用,市場需求等多角度分析膳食纖維未來發展趨勢。

王延平說,我們國人缺乏量化的概念,去年論壇提出每天30克,我們也專門推出一個產品就叫每天30克,目的就是倡導大眾對膳食纖維有一個量化的概念和認知。這個每天30克是大家都可以叫的,是通用詞。伴隨着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膳食纖維一定會成為人們的剛需,一定會成為美好生活的常備!最後,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膳食纖維產業取得長足的發展,使膳食纖維在全民健康的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也希望各位同仁在這個黃金髮展期內收穫財富、收穫尊重。

紀鳳娣表示,隨着營養學和相關科學的深入發展,證實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s, DFs)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將富含膳食纖維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納入飲食常規將為全球膳食纖維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增長機會。半乳甘露聚糖是中性半纖維素生物聚合物,不同於目前主流的低聚糖、果膠及菊粉等膳食纖維,可作為一種比較新的膳食纖維來源,對半乳甘露聚糖(部分水解瓜爾膠為例)生產工藝、法規標準、功能、應用進行介紹。

金新康董事長介紹:陝西森弗是一家典型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布局綠色新型製造產業(食品、藥品等大健康產業和新農業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電商、物流、康養)和數字化特色農業。已經取得國家藥品GMP、食品SC生產許可認證。通過歐盟EOS、美國NOP有機認證,HALAL、KOSHER產品認證,ISO9001和ISO2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截至目前,公司已經獲得了275項專利,並就冷鏈存儲的主要優勢,菊粉加工產業鏈,菊粉全產業鏈——菊粉應用做了分享,並強調,菊粉作為優質的膳食纖維和甜味劑,被廣泛用於乳製品、澱粉類食品、代餐食品、飲料、糖果等食品中。2021年-2023年,森弗集團緊抓發展機遇,計劃再建兩個年產6000噸的菊粉工廠。熱切期待各位朋友以股權、債權等各種方式進行合作,共同分享行業發展紅利,為我國的膳食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事業做出貢獻!

陝西省功能食品研究中心劉建書主任就「食品的分類管理,精準營養與慢性病控制」作大會報告

劉建書主任表示,應對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疾病譜人群實施飲食分類管理,實現精準營養與靶向干預,和開發以普通食品原料分類管理結合藥食兩用中草藥分類管理開發適合老年、女性、兒童、肥胖等專用食品。

本次大會組委會為鼓勵我國膳食纖維行業科技創新、產品創新,面向全行業發起科技創新徵集活動,共收到申請評選項目66個,其中28個項目入選科技創新獎。經過專家的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12個。

本次大會組委會還邀請了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與膳立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主會場舉行了中華兒慈會「膳童公益計劃」的啟動儀式。為膳食纖維產業引進公益的力量,用公益主推膳食纖維產業的快速發展。

中華兒慈會「膳童公益計劃」是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聯合膳立方集團共同打造的關注青少年健康救助的公益項目,主要解決青少年的代謝綜合徵問題。由於飲食結構的不科學,膳食纖維攝入的缺失導致我國一半以上成年人群超重與肥胖,19%青少年兒童超重;伴隨而來的是各種併發症,膳童項目旨在於通過科普活動、健康體檢、大學生創客、膳食兒童營養餐等形式傳播膳食纖維對身體的重要性,引導青少年改變生活習慣,改善飲食結構,鑄就中國青少年健康的體魄。

在「膳童公益計劃」啟動儀式上膳立方代表董呂艷女士闡述了發起「膳童公益計劃」的緣起,以及膳立方長期以來秉承「三分公益、七分經營」的理念,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始終關注大眾健康公益事業的情懷,展示了膳立方為全國的兒童與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的初心!中華兒慈會愛之源管委會主任范占國先生闡述了兒慈會近年來的公益募捐以及救助兒童的總體發展情況。在講話中范主任還向與會人員講解了國家正在大力推行的公益政策。他在啟動儀式上提出「公益要由愛心公益向企業公益、產品公益轉變」,他號召企業在注重經營的過程中也多多關注兒童公益事業。

此外,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技術分會主任委員王延平先生號召膳食纖維產業的企業家們都行動起來,關注少年兒童,關注公益,將公益的路越走越寬。陝西省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劉建書先生也對啟動儀式發出了美好的祝願。

陝西森弗天然製品有限公司、膳立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旺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德資格哈特儀器有限公司、山東豐力重工有限公司、中家廚(商丘)食品有限公司、張家口北燕燕麥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海能未來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益常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眾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化益生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時印科技食品3D打印、山東谷麥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陝西銳康食品有限公司、西昌市正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瓜爾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安好眾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億繁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威福貿易有限公司、榆林市一棵桑樹茶業有限公司、杭州衡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現場展示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裝備。

本次會議為業界的人士提供了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平台,交流展示了國內外新技術、新成果,有效促進科企和上下游產業鏈對接合作,切實加強行業凝聚力,對我國膳食纖維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