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於2015年10月11日,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初名稱為「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Animal Behavior Society of China, ABSC),後經申請,於2016年6月中國動物學會第十七屆第五次常務理事會通過,正式更名為「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從2007年12月開始到分會成立之前,每兩年舉辦一次會議,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合肥安徽大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1]、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等舉辦過4次全國性的動物行為學研討會和培訓班,為分會的成立奠定了基礎。目前,為便於開展工作,分會還設立四個工作組。

相關資訊

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首屆青年學者論壇(2020)在武漢召開

2020年11月6-8日,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的首屆青年學者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會議由動物行為學分會主辦,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湖北大學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會議主題為「青年!一起推動中國動物行為學的未來!」。

開幕式由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論壇執行主席西北大學齊曉光教授主持,湖北大學黨委副書記侯勇教授、湖北省動物學會理事長何舜平研究員、動物行為學分會主任委員張健旭研究員先後致辭。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賈志雲編審、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劉定震教授,以及來自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7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196名動物行為學及相關學科的學者分享了本次學術盛宴。

受學會邀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施鵬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王憲輝研究員、武漢大學盧欣教授、湖北大學張士昶副教授,分別作了《回聲定位行為在哺乳動物進化中的分子機制》、《蝗蟲群聚行為和成災機制——嗅覺信號功能》、《探索社會進化於時空之間》、《蜘蛛的性選擇和性衝突》4個大會報告。此外,青年動物行為學工作者們共做了47個會議口頭報告和29份牆報展示。研究對象涉及從節肢動物到哺乳動物的各個類群;研究領域包括聲音通訊、覓食策略與營養、社會、繁殖、學習認知,以及複雜行為性狀等各個範疇。還有一些動物行為的研究與應用緊密結合,涉及行為分析模型的開發、動物訓練等,為行為學相關的社會生產、經濟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本論壇從研究生和博士後參會者中評選出10個優秀口頭報告、5個優秀壁報。會議始終充滿熱烈的氣氛和蓬勃的朝氣。

分會副主任委員、論壇執行主席齊曉光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全面認真的總結。一致認為,動物行為學是一個迅速發展、多學科交融、理論和應用都很廣泛的學科,為青年學者在動物行為學研究的創新提供了契機。雖然我國動物行為學的系統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猛、優秀成果不斷湧現,尤其是青年一代朝氣蓬勃,已經成為我國動物行為學研究的主要力量。

動物行為學分會號召青年動物行為學工作者尊重科研規律、堅持四個面向、從廣度和深度挖掘動物行為學研究的源頭創新、努力提高理論水平、勤於實踐,敢於擔當,牢記動物行為學研究的使命,成為人民信任的動物行為學專業人才。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偉副研究員主持了閉幕式;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賈志雲編審及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劉定震教授頒布了獲獎青年學者名單,5位參會委員為獲獎者頒發證書併合影留念;分會副主任委員殷東敏教授、常務委員陳嘉妮教授和李忠秋副教授、40多位分會委員和特邀青年科學家參加了會議。

本次論壇得到湖北大學蜘蛛行為學與進化生物學團隊張士昶副教授、趙耀博士[2],須樂天副教授、王長操副教授、劉傑教授,以及Current Zoology編輯部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