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農業始祖后稷(王志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農業始祖后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中國農業始祖后稷》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中國農業始祖后稷

洪水橫流四海飢,

教民稼穡務三時。

後王欲識艱難業,

讀取豳風七月詩。

——宋·王十朋《后稷》

這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寫中國農業始祖后稷的。

后稷,周始祖也。姓姬,名棄,生於山西稷山縣,擅長於農耕技藝,曾在堯舜時代為相,賜給老百姓種子,教民耕種,被認為是上古時代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歷史上被尊為稷王、農神、耕神、穀神,系農耕始祖。

后稷的出生傳說

后稷的出生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一天,周始祖后稷之母姜嫄信步而游,見到一個巨人足印。正驚疑間,頓覺一股暖流衝擊着遍身穴位,她立即產生了踩踏這個大足跡的欲望。誰知,她剛把她的腳踏上巨人的足印,頃刻間便感到腹中微動,好似胎兒動作一樣。她又驚又怕,於十月後產下一子。

姜嫄認為這個兒子是個「妖」,便將他拋入隘巷。可在隘巷中過往的牛馬車輛都不肯踩踏到嬰兒;姜嫄又派人把他丟進山林,卻正好碰上人多沒有丟成;她又將嬰兒拋於河冰上,誰知突然飛來一隻大鳥,用豐滿的羽翼把嬰兒蓋住……這種種跡像讓姜嫄認識到:這是神的旨意,不得不把嬰兒抱回來精心撫養。因為最初是要拋棄他的,便起名為「棄」。

棄長大後,善種五穀,並能預知莊稼的收成。堯帝時,封棄為農官,更名為「后稷」。后稷教民耕種,深受百姓愛戴,被尊為稷王爺。稷死後,埋葬在那隻大鳥飛來的山上,那座山便改名叫稷王山,那個村就改名叫冰池村。

后稷教民稼穡

棄,在兒童時好種樹麻﹑菽;成人後好耕農,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仿。堯聽說,提拔棄為農師,使天下得其利。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並封棄為后稷。后稷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五穀的人。(《詩經·大雅·生民》)

《詩經·大雅·生民》一書,敘述了怎樣收穫、脫粒,並加工為成熟的食品。香噴噴的熟食很快博得了群眾擁戴和上帝的喜悅。該書系統反映了西周時的農作物結構,比較完整地把周族的農業起源、農業結構和操作技術,以歌頌的詩句,簡潔而又生動地描述出來,是一部極其可貴的農業史文獻。

河東的汾水流域是后稷教民稼穡的主要地區。後來又發展成為周族的發祥地。為了紀念先祖后稷,還留下了大量文化遺蹟。如稷山縣的稷王山、稷王廟、稷亭,聞喜縣的姜塬墓、后稷被丟棄的冰池村,新絳縣陽王鎮稷益廟、紀念后稷裔孫古公的古堆泉、古水等。

後人用多種形式紀念后稷

教稼台:位於陝西武功古城東門外漆水之濱,是全國僅有的一處古農業名勝古蹟,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農業發祥聖地。

后稷教稼園:以農耕始祖后稷為主線,以農耕文化為背景,營建了一種具有現代休閒性的觀光公園。設計上簡捷明快,悠久樸實;風格上追求古樸自然;還增加了參與性項目,以增強公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全國最大的后稷祭祀廟宇:山西運城稷山縣稷王廟,坐北朝南,為二進院,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中軸線上,山門、獻殿、后稷樓、卦亭、姜子廟等建築依次排列。兩側有鐘樓和鼓樓,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后稷祭祀廟宇,特別是石雕、琉璃和木刻,被譽為「古建三絕」。

進了山門,映入眼帘的是獻殿和鐘鼓樓,三樓巧妙地構成了正面整體結構。祭壇的門楣上刻有「立我蒸民」匾額,意思是「稷王教導百姓耕作,使他們豐衣足食」。正殿前後檐下立欄板上,保存着四幅清道光年間農事勞動的木雕,內容是舉谷穗的稷王,耕種種田的農夫,默默耕耘的牛馬,碾滾的碌魚,揚谷的扇車等,詳細記載了古人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一整套農事活動,是研究我國古代農耕文化,尤其是農具發展演變的珍貴圖畫資料。

祭壇的後面,是后稷樓,高30多米。樓前門廊外有兩塊整塊石頭雕成的盤龍石柱,比北京故宮、解州關帝廟的盤龍石柱還高,代表了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作為最先種植稷和五穀的人,后稷被帝堯尊為農師,帝舜時任稷官,管理農事,教民農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官,開創了中華古代農耕文明的先河,幾千年來一直為帝王百姓所崇敬。2006年,稷山稷王廟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后稷祭祀場所。

除此而外,稷山縣的周邊,特別是在稷山、聞喜、運城、萬榮四個縣靠山交界的地域中,幾乎村村莊莊都建有稷王廟,且香火四季不輟。比較著名的有萬榮縣太趙稷王廟、新絳縣北池稷王廟、新絳縣北池村稷王廟、新絳縣陽王稷益廟、聞喜縣吳呂后稷廟、聞喜縣吳呂村后稷廟等。

后稷獎和后稷特別獎:為緬懷后稷重視農業之遺風和為中華農業文明作出的開創性努力,楊凌農業高新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設立了兩項重要獎項,取名為后稷獎和后稷特別獎。目的是挑選出一批農業高新技術的優秀新成果、新產品,進一步占領國內外市場,加速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服務。

事實證明,後祭故里在稷山,后稷文化在稷山,后稷教民稼穡在稷山。作為后稷兒女,我們要繼續弘揚農耕文化義不容辭![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