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中心主要依託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學術力量,整合院內外與校內外資源,致力於總體國家安全理念下的各種風險與危機治理問題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家安全政策;公共風險與治理;反恐怖應急管理;公共衝突管理與解決;「一帶一路[1]」安全風險治理等。中心已經完成或承接了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公安部、民政部、國務院應急辦、北京市應急辦、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醫管局、昌平區地震局等委託的安全與風險相關課題,出版了《公共安全管理:非常規突發事件及其應對》、《應急管理概論》、《公共衝突管理與解決》、《中國國家安全政策的國際環境》等一批學術著作,承擔了MPA「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方向的教學與論文指導等任務。

相關資訊

國家安全研究暑期講習班成功舉辦

2022年7月18日至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台聯合主辦的第一屆國家安全研究暑期講習班成功舉行。本次講習活動共收到來自數十所海內外院校和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近200份報名申請,經審核後,共有來自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大學、新疆大學、雲南大學、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商務部外事司、中共北京市委黨校、中日韓合作秘書處、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2]、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企業的90餘位學員參與講習活動。擔任本次講習班的教師,除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學術團隊成員外,還邀請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外交學院的5位專家參與講習班授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教授在講習班開班儀式上首先致辭。他指出,我國國家安全學的發展既受益於學術界推動,更是國家主管部門指導和引領的結果;社會科學學者應保持謙遜,把握學科發展的需求。中國的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歷經數十年改革和探索,呈現出學科概念特性,最終回歸「安全問題」的原點。他還介紹了參與本次講習班的國家安全研究學術團隊,並向負責本次講習班活動組織的服務團隊表示感謝。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台首席專家黃大慧教授在開班儀式致辭中簡要回顧了 「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設置過程,並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台的建設情況及發展規劃。黃大慧教授指出,中國人民大學依託現有的特色資源開設國家安全學講習班,圍繞重大前沿問題和學科基礎領域開展研討,屬國內高校首次。本次活動旨在發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教學與研究的優勢,打造學術共同體,共同推進國家安全研究和學科建設。講習班開班儀式由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晨主持。

開班儀式後,楊光斌教授為講習班學員作《政治學視野下的國家安全學》的主題演講,系統介紹了「國家安全學」的學科交叉性質、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楊教授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中的總體性和國家安全的層次性都體現出政治學的屬性、來自於政治學原理,為國家安全研究提供了學科依歸和學科規範。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和「生命線」,包括政權、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安全。國家安全研究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國際安全為依託的定位,打通了政治學學科內部的「孤島」,凸顯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宏旨。建設富強國家需統籌發展和安全,年輕學者在承擔未來國家的使命時應當牢記政治和政治學的重要性。來自陝西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和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等院所的講習班學員在提問環節就政治安全和國家能力、政治安全中的進攻與防禦、全球安全治理與國家安全結合等問題開展進一步交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召集人程琳為講習班學員作第二場主題授課,分享了加強「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及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他指出,應該堅持以習近平總體國家安全觀統領指導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既要重視理論研究,更要重視解決現實問題。程琳認為,應具備危機意識、緊迫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大膽創新「國家安全學」學科基礎理論體系,並從設立學科建設目標、專業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科研創新成果、教材及課程、實驗實訓環境、學生與學院行政管理、教學後勤及經費保障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十大方面滿足一流學科建設要求。他還介紹了學科建設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範圍。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和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等院校的講習班學員,就海外利益保護人才培養要求、外語和國際政治學科知識複合應用和發揮區域國別研究專業特色等問題,與主講人進行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在18日下午的主題授課環節介紹了全球價值鏈的重塑與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安全化趨勢。李向陽在演講中首先對「經濟壓艙石」、全球資本「去中國化」和「脫鈎」等經濟安全領域的成說展開批判性分析,解讀相關經濟問題背後的學理邏輯。他隨後介紹了全球價值鏈重塑的趨勢,探討了技術內生因素和自然、人為的外在因素作用,以及全球產業價值鏈縮短的表現及其對亞太市場的影響。他還解析了國際經濟合作安全化在企業、民族國家和國際層面的表現,並探討了中國應對上述挑戰的思路。在問答環節,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外交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的講習班學員同李向陽院長繼續探討了經濟價值理念轉變、國際價值觀競爭與意識形態競爭及經濟安全和地緣政治格局互動等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台首席專家黃大慧教授發表題為《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戰略思考》的演講,從「統籌發展和安全」視角解讀國家安全學科。他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國家安全觀轉變的歷程,解析了我國統籌發展與安全關係的現實邏輯、必要性,以及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價值。他還從目的、內容和手段三方面分析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獨特意義,認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總體國家安全觀遠超西方的國家安全理念。最後,他還結合「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緣由和要求,分享了中國人民大學依託各門類學科優勢建設相關教學及科研平台的經驗。來自中國政法大學、雲南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院校的講習班學員在提問環節同主講人就國家安全學課程教學中的多學科交叉方法、融合歷史及區域國別研究的經驗,以及日本國家戰略轉型及其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參考文獻

  1. 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 ,搜狐,2021-08-19
  2. 史上最全基金會入門知識 上 ,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