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是勞動衛生職業病學科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醫學院校、科研單位、醫療和預防、勞動衛生監督管理、安全技術、勞動保護及環境保護等專業人員重要的參考性學術期刊。本刊的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勞動衛生職業病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雜誌重點報道我國勞動衛生職業病領域防治及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新技術和新經驗,反映國內本學科學術水平和進展。本刊編輯委員會由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第一屆編委會總編輯為劉世傑教授,第二屆、第三屆編委會總編輯為剛葆琪教授,現任第四屆編委會總編輯為王生教授。雜誌自創刊以來,深受讀者歡迎,成為我國預防醫學和衛生學領域的高效核心期刊;所刊出的論文中獲國家及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論文數及獲獎論文占有相當高的比例;並被《Chemical Abstract》、《Medicus Index/Medline》、《中國科技期刊引文索引》等國內外十餘種重要的數據庫和文摘期刊所收錄。

歷史沿革

1983年8月,《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創刊。

1984年,《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雙月刊[1]發行。

2006年,《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改為月刊發行

2014年12月,《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刊登內容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重點報道中國勞動衛生職業病領域防治及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新技術和新經驗,反映中國國內相關學科學術水平和進展。

主要欄目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設有述評、論著、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職業病臨床、職業安全、環境醫學、監測與檢驗技術、綜述、講座、勞動衛生監督與管理、衛生防護、塵毒治理、新技術新方法、經驗交流、基層園地、中國國內外學術動態等欄目。

讀者對象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的讀者對象主要是醫學院校、科研單位、醫療及預防、勞動衛生監督管理、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環境保護等專業人員。

人員編制

據2020年4月《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官網所示,《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第六屆編委會有編輯委員75人。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4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共出版文獻5117篇[3]。

據2020年4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2]顯示,《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共載文6146篇,基金論文量為2597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4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總被下載252544次、總被引2980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18、(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32。

據2020年4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被引量為31675次、下載量為403594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7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2196名。

收錄情況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7年版)、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CSCD)(2019—2020年度)(含擴展版);被美國《化學文摘》(CA)(2014)、《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2018)、美國《Medicus Index/Medline》《中國科技期刊引文索引》《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所收錄。

榮譽表彰

1993年以來,《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8次被評為「天津市優秀期刊獎」。

1996年,《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獲中國科協「優秀期刊三等獎」。

2000年,《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銀獎」。

2000年、2001年和2003年,《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三次獲中華預防醫學會「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1年,《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獲中華預防醫學會優秀期刊一等獎。

視頻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相關視頻

勞動者享有哪些職業衛生保護權利呢?
勞動者患職業病該怎麼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