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共天津市委政法委員會6月22日下午,市委政法委召開全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二屆一次全會精神,結合政法工作職責,研究貫徹落實具體舉措。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王庭凱主持會議並講話,市領導衡曉帆、李靜、陳鳳超、李寶東出席。

會議指出,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是在我們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1]、滿懷豪情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重要歷史時刻,在天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十一屆市委的報告,通篇貫穿堅定扞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靈魂,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戰略性、實踐性,是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局面的行動綱領。會議強調,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幹警要把學習貫徹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護航黨的二十大中心任務,緊密結合「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主題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堅決落實黨代會各項任務部署,踔厲奮發、擔當作為、勇毅前行,奮力開創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以實績實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議要求,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幹警要立足天津之特、天津之衛、天津之責,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代會精神轉化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天津、法治天津的生動實踐、實際成效,堅決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

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要原原本本學、全面準確學、聯繫實際學、深入思考學,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堅定扞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一政治靈魂,教育引導政法幹警堅定不移,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是營造學習宣傳濃厚氛圍。要壓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到領導幹部先學一步、學深一步,帶頭宣講、帶頭研討。要通過理論中心組、研討班、報告會、「三會一課」等形式,推進學習培訓全覆蓋。

三是緊盯任務抓落實。要全面推進法治天津建設,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要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天津,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要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持續深化「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四是鍛造忠誠乾淨擔當政法隊伍。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聚焦「六個一流」建設目標,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警,鞏固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持續淨化和修復政治生態,建設讓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津門政法鐵軍。

相關資訊

到「戰疫」一線去!天津市委政法委34名機關幹部下沉支援社區

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鬥爭,既是對黨員幹部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一場深刻的黨性洗禮。市委政法委積極響應市委號召,迅速選派34名黨員幹部,成立委機關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按照工作區域組成4個黨小組,星夜馳援、下沉一線,全力以赴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是砥礪初心使命的檢閱場。黨徽閃耀,處處是沖在疫情阻擊戰第一線的共產黨員。

初晨,夜色尚未褪去,市級機關黨員幹部下沉津南區防疫指揮部里已是一片火熱,機關幹部劉傑正忙着準備成立臨時黨委的有關材料。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這支市委機關下沉的第一批千名黨員幹部隊伍,作為尖刀隊,必須要發揮黨組織、黨員[2]的先鋒模範作用。

而此時,劉傑的同事們已在趕赴防疫一線的路上,緊張的工作下,每個人兩天加起來的睡眠時間甚至都不足5個小時,眼睛都是紅的,身體都是虛脫的,但所有人的精氣神都是足足的,按劉傑的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支棱着」,都在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正值中午,陽光明亮的耀眼,在津南區鹹水沽鎮新城社區合安園裡的核酸檢測點,機關幹部徐佩正認真細緻地為居民錄入信息。雖然是正午,室外溫度仍然很低,為了防止核酸檢測的試劑凍上,徐佩只能一手握住試劑,一手錄入信息,膠皮防護手套內的雙手,漸漸滲出汗來,寒風一吹,異常濕冷,時間一長,手都僵硬的快要失去知覺,可徐佩一刻也不敢耽擱,她甚至忘記了冷,只希望檢測的速度能快一點,再快一點。

疫情暴發後,徐佩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到,每天要穿防護服工作近10個小時,她顧不上吃東西,更不敢多喝水,而她的家中還有個5歲的孩子,丈夫這段時間出差,孩子只能交給老人照顧,可徐佩從來沒有缺席過,每一輪核酸篩查都沖在最前面。

「群眾才是最可愛的人。」同樣被群眾溫暖到的還有下沉到津南區雙林街萬科仕林苑社區的機關幹部孫鳳麗。

夜色已深,寒風驟起,連續在核酸檢測現場信息採集崗工作近3個小時的孫鳳麗,感覺很冷很冷。她這幾天有點感冒,渾身酸疼,一陣寒風吹來,她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卻沒有停下手裡的工作,她怕排隊的居民更冷。為了防止大家心態焦慮,她和幾個社區工作者還會在居民排隊候檢時,在確保安全的距離下,跟居民講講笑話,調解下氣氛,緩解了壓力。

連續幾次核酸篩查,老百姓也對這些「大白」產生了感情,有的居民為她們送來了各種防疫物資,有的夫妻雙雙加入志願者團隊,甚至有位退了休的阿姨,也趕來加入她們的隊伍。疫情期間,互幫互助,這樣的溫暖和善意,讓孫鳳麗十分感動,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她相信,只要用心去服務百姓,收穫的一定比付出的要更多。

凌晨時分,燈火闌珊,而河西區尖山街紅山里社區已是燈火通明,機關幹部馬鳳崗習慣地穿上紅馬甲,準備開始這一天的工作。

他們小組所負責的小區有2500多戶,4000多名居民,小區里,基本都是5樓到頂、7樓到頂的房子,幾天工作下來,他對這裡的一切充滿了感情。按他的話說,小區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三多」,爬樓多、老人小孩多、流動人口多,每次配合醫護人員上門進行核酸檢測,他都要把這些樓爬一遍,同時,還要幫助老人使用手機進行信息登記,並對一些政策進行解讀,每次下來,基本都是口乾舌燥,兩腿發軟。

而另一個特點則是「三高」,士氣高、效率高、群眾滿意度高,所有沖在一線的幹部都幹勁十足,工作效率越來越快,從第一次篩查到現在的第七次篩查,群眾等待的時間越來越短,滿意度也越來越高,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心疼他們,怕他們凍壞了,特意熬了一大鍋薑糖水給他們送來,讓他覺得心裡特別的溫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