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兩人三足行是一種小學生遊戲

愛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遊戲中探索,在遊戲中與人交往,學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遊戲能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主動掌握知識,比如一些傳統遊戲「跳房子[1]」、「丟手絹」、「丟沙包」等等,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思維敏捷性,在動手動腳的同時也鍛煉了思維,讓小學生可以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2]

目錄

內容

1男1女兩人為一組,且男左女右,兩人將挨着的腿用繩子捆住(選手自己捆),男選手左手拿接力棒,面向終點,站在起跑線後。聽到發令後,第一組的兩人向折返點跑去,繞過折返點後,返回第一組返回起跑線,且兩位男選手交接棒後,第二組兩人開始跑,重複,直至第四組人返回起跑線。 跑步途中,兩人捆腿的繩子不得鬆開。若鬆開,則必須退回起點重新比賽。計時與名次:以最後一組返回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遊戲意義

  • 1、有利於孩子應變能力的發展[3]

遊戲能有效促進幼兒身體基本動作的發展[4],提高大肌肉的運動機能。在遊戲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主體地位,並保持着身心愉悅的精神狀態,這對形成幼兒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具有積極的意義。

  • 2、成人也可以玩童年遊戲。

對於童年遊戲的盛行,心理專家認為:這與70、80年代青年的成長年代有重要關係——現今的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小時候在家大都倍受呵護,如今踏上工作崗位,遇到最頭痛的問題不是能力,而是複雜的人際關係。因此,回到童年是很多70、80年代人的渴望[5]。這種渴望通過玩童年遊戲可以得到暫時滿足。

除了滿足內心的渴望,玩童年遊戲還有神奇功效——改善人際關係。心理專家表示:當年輕白領的人際關係壓力通過完玩丟手絹、拍洋畫滾鐵環等童年遊戲釋放後,他們的人際關係會明顯改善[6]

視頻

兩人三足行 相關視頻

小時候的課間遊戲你會幾種
1957年小學生課間遊戲的視頻你看過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