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渠第一隧洞(陳有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風渠第一隧洞》是中國當代作家陳有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東風渠第一隧洞
我家周家院子離黃柏河中游尚家河水庫壩堤大約只有3.5千米,東風渠從我家門口流過,所以我家附近的左爾埡進口、叫化子岩屋出口的那個人造山洞是東風渠第一隧洞。
東風渠從1966年動工修建,1970年7月底竣工,1971年4月正式通水(因普溪橋垮塌事故延遲通水),灌區覆蓋2437平方千米,灌溉面積77.5萬公頃。建成干支渠247條1630千米。灌區糧食產量占整個宜昌市13個縣市區的40%,提供商品糧占全市60%以上,水稻占全市50%以上,油料占全市41%以上,棉花占全市50%以上。後來,東風渠在能保障灌溉的前提下,又增加飲水供應的功能,成為宜昌主城區和小溪塔及當陽和枝江兩百多萬人的飲水水源。黃柏河真正成了宜昌人民的母親河,東風渠是宜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項偉大工程。
我隱隱約約記得,1966年初的一天,我們周家院子來了幾位技術人員,他們拿着測量儀器在我們周家院子住了十來天,我當時的太小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後來才知道他們是測量東風渠線路的。我只記得他們對推磨很感興趣,但他們誰也不會推,開始一轉就推不過來,後來偶爾推一轉,一個星期後,他們能推十幾轉甚至更多。
1966年秋,東風渠工程大動工了。首先住到我們周家院子的是枝江縣的民工。他們說來打洞子(挖遂道)的,我們問他們什麼時候能挖通,他們說不超過三個月,挖通了回家過年。結果,枝江的一百多位民工挖了三個月,只清除了遂道出口的覆蓋,往裡面只挖了不到兩米遠,因石頭太硬,他們也沒有辦法,他們原以為我們這裡的山與枝江到鴉雀嶺一帶的山一樣都是肉山全部是土,他們不知道還有堅硬的石頭。
民工換了一批又一批,挖工程遂道工程沒有任何進展。為了保障東風渠工程順利進行,宜昌地區水利工程隊派來三名空壓機技術工人住在周家院子,他們是張師傅、顏師傅和盧師傅。他們指導民工在向家坡築堤蓄水供應大型柴油機降溫,在叫化子岩屋山坡上修建空壓機站,用人工加空壓作用慢慢向裡面掘進。在周家院子大生田邊修建火力發電站,供應住在周家院子一帶的民工晚上照明和遂道工程的照明。從那時起,我們周家院子的人才認識電。
住在周家院子時間最長的是曉曦塔公社和張家場公社的民工。他們響應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偉大號召,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們沒有機械,只用鋼釺八鎊錘打炮眼,用板車除石渣,用扁擔籮筐挑沙石,全靠人工苦幹加巧幹,他們用這種原始方法在周家院子挖遂道、修渠道、建渡槽。經過三年多努力,左爾埡進口和叫化子岩屋出口兩個方向對挖,東風渠第一遂道終於挖通。遂道挖通後,用預製磚砌牆和卷拱扣頂,在1970年上半年東風渠第一遂道完全竣工。
在「以糧為綱」的時代,東風渠實現了「人定勝天」的壯舉,並發揮出多方面巨大的效益,造福了宜昌人民。沒有現代機械,這條東風渠全是人工挖出來堆起來的,他們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十二萬建設者沒有工資待遇,而他們能「敢叫日月換新天」!今天的宜昌人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應該向五十多年前的建設者們致敬!
▲渠水進口隧洞(袁國悅提供)
我愛分鄉美食
我從小就愛做家務,所以我從小就能做一手好飯菜。長大了愛喝點小酒,所以更喜歡做幾個下酒菜。我做的飯菜很好,色、香、味、形都有所講究,曾為我侄兒做菜招待過尊貴的客人,也曾被《三峽晚報》 專題報道過。我曾離開家鄉交流到東湖小學工作,晚上自己做幾個菜,喝點酒,打發了有閒的時光。我的同事和朋友們喜歡到我的宿舍吃我做的飯,每晚吃飯時一滿桌人是常態。多年來宜昌城區的許多朋友也喜歡到我分鄉的老家吃我做的菜,我的廚藝遠近都有點名氣。
我做的是分鄉傳統美食。我有做美食的天賦,看見長輩做了什麼好吃的,一看就會。大約二十年前,我的外甥女考上中南財大我去作客,發現餐桌上有一盤麻辣牛肉乾特別好吃,怎麼做成的我不可能去賓館廚房裡去問廚師,問了廚師也不會告訴我,因為是商業秘密。但我有天賦有經驗,一看就分析出了原材料和加工程序,回家後馬上複製了一盤。結果我的牛肉乾更好,更有味道,我的侄兒侄女們每次來我家吃飯必點這盤菜。
我會做炒菜、醃菜、涼菜、醬菜。會做沖菜,用干法、濕法兩種方法做,做的沖菜比遠安沖菜更沖更有味道。會做火鍋也會做湯,還把紅薯做成紅薯粑粑,在餐桌上很愛歡迎。好像沒有我不會做的。我的一位學生說我是被教書耽誤了的一位廚藝大師。我認為我是一位沒有資格證書的高級廚師。同時我也認為我有資格證書,不是有關部門頒發的,而是印在人們心中的。
我的好友李明先生多次勸我不要讓好廚藝失傳了,抓緊退休厚的時間,把分鄉傳統美食寫成一本書,傳承分鄉飲食文化,為發展分鄉旅遊發展作貢獻。我經過反覆思量,採納了李明兄的建議,着手編寫《分鄉美味在舌尖》(書名暫定)一書。計劃從2023年8月至2024年夏完成材料收集和初稿撰寫工作,2024年10月分類整理並定稿。2023年8月開始編寫,不需要編寫詳細提綱,按菜品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八十個左右的美食後就可以整理成書。編寫的過程中,我把四個美食打包成一篇散文不像散文、說明文不像說明文的系列文章在《金蘭文匯》上公開發表,目前已寫到系列十五,公開發表了十三次,系列十四和系列十五待發表。感謝元辰老師大力推介分鄉美食並編發我的文章。
我寫的分鄉美食文章發表後引起在鎮內外分鄉人和宜昌城區人的關注,經常有人打聽我的寫作進展,預訂我的書,還問我有沒有分鄉美食專賣店,哪家餐館、農莊能做地道的分鄉系列美食。遺憾的是現在確實還沒有分鄉美食專賣店和能做地道的分鄉系列美食的餐館、農莊。不過我相信將來會有,在政府和美食消費者的推動下,分鄉系列美食一定會走進市場,走進千家萬戶。我是分鄉人,為分鄉美食鼓乎,助力分鄉旅遊發展,是應該的。能引起有關方面和廣大食客的關注、指導和讚許,我會受到莫大的安慰,更有熱情寫作的和動力。
寫作分鄉美食一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般來說,要寫一本美食書,要涉及廚師、主編和編寫人員很多人。有人會做菜不會寫,有人會寫不會做,會做會寫還要會品評。美食欣賞是一門文化,多少要知道美食的材料屬性、烹飪方法、色香味形、歷史變遷、品嘗的環境氛圍等等,不是只知果腹就算美食家的。編寫美食書籍的人,要懂得食之道、食之性、食之藝、食之品。不同食材、不同季節、不同佐料、不同刀工火候、不同烹飪方法,是和順還是生猛,是清淡還是麻辣,是滋陰還是補陽,是精細高雅還是自然田園,都是有講究的。最終不僅影響色香味形,而且適應的人群也不相同。高明的廚師,能最大限度和合食材與烹飪的自然之道,趨利避害,讓人吃出健康快樂、精神品位來。這對我也是有難度的。更大的困難是我曾經中風失憶,哪怕恢復不錯,又是也想不起來改寫什麼。但我有了寫一本分鄉美食書的衝動,就會克服困難,因為好像我是什麼都會做的,只是寫的內容有時想不起來,那麼我可以自己出題,也可以讓別人出題。別人一說,我就想起來了。寫系列十五時,好像沒東西寫了,可突然想起香椿還沒寫,於是我來了靈感,馬上寫了《春天來了椿天好吃》 ;想到寫過的東西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再寫,例如我寫了胖頭魚做豬皮魚凍和灌腸煮廣椒,接着我又寫了胖頭魚火鍋和分鄉的炕灌腸,再加上鼎鍋飯就完成了《分鄉美味在舌尖(系列之十五)》
我是分鄉人,我愛分鄉美食,在自做自品的同時,孜孜不倦地撰寫美食散文。我覺得這是人到桑榆之晚一件最具價值的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