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居十九首·選三(蘇曼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居十九首·選三》中國現代作家蘇曼殊寫的詩。

作品欣賞

東居十九首·選三

羅襦換罷下西樓,豆蔻香溫語不休。

說到年華更羞怯,水晶簾下學箜篌。 [1]

作者簡介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艷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2]

1918年5月2日,蘇曼殊在上海病逝,年僅35歲。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在民國初年以迄現在,由章太炎先生與『南社』詩人們烘托,擅長鴛鴦蝴蝶派的文字,以寫作言情小說如《斷鴻零雁記》等而出名,行跡放浪於形骸之外,意志沉湎於情慾之間的蘇曼殊,實際並非真正的出家人。他以不拘形跡的個性,在廣州一個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張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變名為僧。從此出入於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時,誠為異數。好事者又冠以大師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誤以為僧,群舉與太虛、弘一等法師相提並論,實為民國以來僧史上的畸人。雖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3]

蘇曼殊,原名戩,字子谷,後更名元瑛,改字子谷,曼殊是他出家以後自取的法號。此外,他受當時文壇風氣的影響,還使用過四十多個其他別號,如燕子山僧、南國行人等。匆忙一生蘇曼殊的原籍為廣東香山縣(即今中山縣)。其祖父蘇瑞文以經營進出口業發家。其父蘇傑生在日本橫濱經商,任某英商洋行買辦。蘇曼殊即誕生在日本橫濱。但他的生母並非蘇傑生的合法妻妾,而是一個名叫若子的日本女子。所以,蘇曼殊是一個混血兒和私生子。在封建觀念嚴重、華夷之別嚴格的當時,蘇曼殊的這種「不光彩」的出身,註定了他必然要受歧視的命運。所以他一出世,母子二人便被趕出了蘇家之門,母親只好帶他回到了外祖父家。到了蘇曼殊三、四歲的時候,由於蘇家生女多而生男少,蘇曼殊才被領回廣東老家。從此,母子分離,終生不復一見。[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