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世風日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世風日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ì fēng rì xià,意思是指社會風氣一天不如一天。[1]

成語辨析

【近義詞】每況愈下人心不古

【反義詞】欣欣向榮蒸蒸日上風清弊絕移風易俗[2]

成語出處

清·秋瑾致秋譽章書》:「我國世風日下,親戚尚如此,況友乎?」

成語用法

社會上的風氣越來越不好。多用於描寫風氣方面。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3]

示例

魯迅集外集·流言和謊話》:「現在如果西瀅先生已回北京,或者要更覺得『世風日下』了罷,因為三個相反,或相成的啟事已經發現了。」

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世風日下,就是世風日下! ★歐陽山苦鬥[4]

詞語分解

世風的解釋 社會風氣世風不古世風日下 社會風氣。

蘇舜欽高山別鄰幾》詩:「世風隨日儉,俗態逐勢熱。」

蒲松齡聊齋志異·夏雪》:「世風之變也,下者益諂,上者益驕。」

日下的解釋 ∶目前;眼下日下天氣已涼 ∶舊時;日;指帝王 日下;指京都 ∶日入。日沒。太陽落下去 日下西山頭 ∶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典故來源

由於元代的統治者為蒙古部族,愛好音樂與歌舞,此性格反映在文學上,於是產生了豐富多樣的戲劇與歌舞,散曲亦是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

劉時中即為著名曲家之一。元順帝天曆二年,江西大旱,劉時中見到災民受難的情況,於是作了兩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

第一套的內容陳述饑荒時「谷不登,麥不長」,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而且憤怒地斥責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

第二套則是揭露官吏的無能與違法亂紀。他形容一群暴發戶般的官員為「沒見識街市匹夫」,彼此狼狽為奸,勾結作惡,盡日將精力耗費在吃喝嫖賭,完全不顧百姓生計。並申辯說:「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但怎麼能眼睜睜地看着邪惡戰勝正義?現在的人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明明是人,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

後來「人心不古」演變為成語,用來感嘆現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

此成語就是出自劉時中的《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論黃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世風日下」與「人心不古」齊用,慨嘆社會上讀書人氣質變壞,有失淳樸善良而流於獝詐虛偽、心地不再像古人那麼淳樸。「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是感嘆『讀書人品德今不如昔』的意思。

參考文獻

  1. 世風日下 . 漢辭網[引用日期2019-12-01]
  2. 世風日下介紹_歷史典故_詞典網 歷史典故社會上的風氣越來越不好。魯迅《集外集.流言和謊話》:「現在如果西瀅先生已回北京,或者要更覺得『世風日下』了罷,因為三個相反,或相成的啟事已經發現了..
  3. 世風日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_社會 2019年10月12日 - 出自:歐陽山《苦鬥》五二:「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世風日下,就是世風日下!」近義詞有:每況愈下、人心不古,反義詞有: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世風日下是...
  4. 「世風日下 人心不古」出自哪裡,有什麼典故? 2008年12月5日 - 」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典故來源: 由於元代的統治者...「世風日下」與「人心不古」齊用,慨嘆社會上讀書人氣質變壞,有失淳樸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