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專欄萬山紅遍 柏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專欄萬山紅遍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專欄萬山紅遍 》中國當代作家柏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專欄萬山紅遍

秋天的黃土高原仍然是青翠一片,延河岸邊高高聳立的寶塔山,在明麗的陽光下曚曨出金黃繼而轉換出絳紅色,這絳紅色不斷蔓延,竟然染紅了整個延安城市,就連平日裡碧波漣漣的延河水也閃映着跳躍的紅,紅得醉人,這紅色的波濤轉過山轉過卯轉過原流向遠處的黃河。

到達延安的當天,就參加了延安中學開辦的「延安精神講習會」,延安中學是我黨在戰火里創辦的第一所中學,具有豐厚的革命傳統。此時,洋溢着青春氣象的學生們圍坐在明亮寬敞的會場,歌聲響亮,圍繞着延安精神進行慷慨激昂的講演,這些喝着延河水長大的孩子,嚴肅認真地而又很有見地探討延安精神,不由得使人心潮起伏,眼前竟然幻化出當年從四面八方奔赴革命聖地接受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教育,擔負起天下危亡歷史]重任的千百萬熱血青年,他們高舉紅旗,在「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的雄壯旋律中,茁壯成長,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中流砥柱的動態景象,歷史在前進,然而,歷史仍然在紅色的潮流中繼續——是的,在延安,在中國,在整個東方這塊古老而又蘊含着巨大生機的土地上,支撐起青少年精神骨架的內核,就是永遠閃耀着紅色光芒的延安精神,而在寶塔山下延河岸邊更是燦爛出無數太陽花般的絢麗風景……

在王家坪,在楊家嶺,在棗園,在川流不息的瞻仰革命聖地的人群里,活躍着一支小學生講解員隊伍,他們稚嫩而又悅耳動聽的童音,準確流利的講解,得到人們一次又一次的讚揚。這是延安職院附小的學生自願組織起來的講解團,他們甚至還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講解,他們如數家珍般的對延安革命歷史和傳統的講述,就像甘甜的延河水一樣滋潤着人們的心田,又像田野的春風,在大地上輕輕地吹拂,吹拂出漫山遍野的山丹丹,紅彤彤落滿了天地。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聽着這支凝聚了老百姓心聲的陝北信天游,足踏在黃土高原上一處處簡陋而又儲存着巨大革命力量的中國現代革命的舊址上,聆聽着孩子們充滿着希望和理想的講解,真切地感受到了黨的「初心」與「使命」偉大的歷史責任,從紅船到井岡山,從遵義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天安門,翻天改地70年,每一步都踩在時代的鼓點上,每一步都踩在人民的心坎上,每一步都踩在康莊大道上,步步映彩霞,步步重重天,為了老百姓謀幸福,這就是黨的事業——是啊,延安精神,就是時代精神,就是永遠不能忘記的傳家寶。

在楊家嶺福州小學,看見了一幅珍貴的攝影,這是新時代社會主義人民領袖,在2015年初春回延安時和師生們的合影,笑聲啊,衝破畫面響徹在陝北的藍天白雲上,響徹在歷史的最深處。遠在他身為福州市委書記的時候,便大力提倡捐贈修建了這所學校,從此這個貧困的山溝溝,有了自己的學校,他在信中勉勵說,希望同學們牢記黨和人民的囑託,發揚延安精神,勤奮學習,健康成長——這話說得好,我們的教育,培養什麼人呢?就是要培養傳承延安精神的人,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合影里站在領袖身後的俊俏的年輕女教師,現在是這所學校的負責人,她動情地說,一定要牢記囑託,讓延安精神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一代一代傳下去。

澎拜洶湧的黃河宜川壺口瀑布,是中華民族永遠戰勝困難的偉大象徵,也是中國人民力量和生命力的象徵。為了傳承延安精神,這裡的一所中學,這些年來在清明節前夕,都要組織學生徒步「遠足」,往返百餘里,目的地是黃龍縣的瓦子街烈士陵園,祭奠烈士英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當年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和感知共和國成立之不易,在這「遠足」活動里,深刻理解延安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給自己的靈魂注入紅色的血脈。在吳起,我曾經爬上縣城洛河岸邊巍然屹立的山脈,尋覓當年毛主席率領紅軍到達此地指揮「切尾巴」戰役的時候,身邊的那棵杜梨樹。毛主席胸懷大略,坐在大樹下的石頭上,目視長城內外,茫茫草原和遼遠的昊天,大手一揮,中國歷史就此扭轉了方向——大樹猶在,枝葉繁茂,如今這座山脈稱之為「勝利山」,這是長征的落腳點也是出發點,對呀,影響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延安精神也從這裡發生,這是長征精神發繼續,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源泉。

走過幾所延安的學校,感受最深刻的是紅色教育,這裡的紅軍學校,這裡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在課堂上,在社團活動中,在日常生活里,無處不滲透着延安精神,傳遞着紅色基因,這是延安教育的特色,也是延安教育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不僅僅是學校,在延安,高崖上,青山上,延河邊,凡是足跡到達的地方,最醒目的紅色大字是「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這是延安人哺育下一代的紅色乳汁,也是延安人的精神象徵。離開延安的時候,在動車上回目四望,延安一派現代化城市繁榮景象,高樓林立,延河蜿蜒,也許,范仲淹「守邊」之時,曾經感慨道:「塞下秋來風景異」,是啊,「風景」確實「異」了,不再是「長煙落日孤城閉」,而是「風景這邊獨好」——而這「好」的根源,我想,就在於延安人,從學校,從孩子們的身上體現出來的自始至終貫穿天地的這種偉大精神!

就在我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又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退耕還林在陝北,在黃土高原上大見成效,綠色推進了400公里,這是開天闢地的偉大的壯舉!黃土高原曾經有過綠樹參天的時代,有過綠遍天涯的時代,然而,更多的歷史時代,是荒涼而貧瘠的光禿禿的山峁深壑,也只有在新中國,才有了這樣「復原」黃土高原的大舉動,有人用「綠肥黃瘦」來形容,真是切貼,從金鎖關到毛烏素沙漠,一路綠風遮天蔽地……再過些時日,就是深秋,深秋是最美好的季節,層林盡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陝北,整個黃土高原,乃至全中國,必將是萬山紅遍…[1]

作者簡介

柏峰,陝西蒲城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