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髎

下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中髎穴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4骶神經後支。

現代常用於治療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礙等病證。[1]

操作方法為直刺1~1.5寸。

基本信息

  • 出處:《靈樞經》
  • 隸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 功 能:疏導水液,健脾除濕
  • 操作:直刺1—1.5寸
  • 主治: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礙
  • 主要配伍:風市、崑崙主治腰痛

目錄

1 名稱釋義

2 功能作用

3 治法

4 定位

5 解剖

6 主治

7 操作

8 臨床運用

9 配伍

名稱釋義

下,與上三髎穴相對所處為下也。髎,孔隙也。下中髎穴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功能作用

疏導水液,健脾除濕。[2]

治法

寒則通之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

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3骶後孔。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4骶神經後支。

主治

1. 腹痛,便秘;

2. 小便不利;

3. 帶下;

4. 腰骶痛。

操作

直刺1~1.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礙等。

配伍

配足三里、天樞主治泄瀉;

配風市、崑崙主治腰痛。[3]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