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創建於2005年,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是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及上海市社團局正式批准註冊的博物館,在上海市區及旅遊景區朱家角均有展示廳。 2007 年 6 月被上海市政府列入第一批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館藏品尤以明清狀元匾、民國要員匾、家族堂號匾為特色;館藏品中,歷史最早的是「國子學諭」匾,題自宋代咸淳二年。
館藏文物
館藏品超過1200方,是中國專業從事匾額搜救、保護、展覽、研究於一體的主題型博物館。館藏品尤以明清狀元匾、民國要員匾、家族堂號匾為特色;館藏品中,歷史最早的是「國子學諭」匾,題自宋代咸淳二年[1]。
相關背景
同時在2004年12月5日同復旦大學文學系合作成立《匾額文化研究室》,在此基礎上同華東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史地所,同濟大學合作對匾額習俗、歷史文化內涵、匾額與建築關係等進行研究。
研究中心:上海市虹許路731號4號樓。
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2]產物,古人在金榜題名,升遷發達以及祝壽祈福時多以懸掛匾額昭示天下。它集文字、書法、雕刻藝術於一體,語言通常寓意深長、文采斐然,極具傳統文化之精髓。翰林匾額博物館與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的「匾額文化研究室」,致力於對匾額文化廣泛深入的學術研究,更好的繼承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弘揚中國匾額文化。
發展歷史
2004年10月與復旦大學合作成立《匾額文化研究室》,系全國首家匾額研究機構;
2005年10月入駐上海朱家角旅遊景區,為全國首個旅遊景區匾額展示廳;
2007年7月習近平來阿婆茶樓參觀
2007年7月習近平來阿婆茶樓參觀
2006年6月,經上海文物局批准成為上海首家民營匾額博物館;
2007年5月獲「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稱號;
2008年7月與全國知名高校合作研究匾額與建築關係;
2009年10月上海「東方大講堂」主講《匾額歷史與功能》;
2010年5月上海世博會接待單位。世博期間接待外國元首及政要30餘批次。
視頻
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化中樞】5.18世界博物館日,上海市博物館126家全免費! ,搜狐,2019-05-18
- ↑ 民俗文化的意義內涵,搜狐,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