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虹口區基督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上海市虹口區基督教傳入境內始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當時,美國聖公會傳教士文惠廉在蘇州河北岸近黃浦江地帶租地造屋,設堂布道。咸豐三年(1853年),在蘇州河北岸今大名路塘沽路口,建立救主堂。

20世紀初,租界工部局在今四川北路武進路以北一帶越界築路,外國差會紛紛在此建立教堂和出版機構。懷恩堂、廣東浸信會堂、守真堂、景林堂、滬北會堂、鴻德堂及美華書館和廣學會相繼設立於北四川路附近。

境內還有許多屬於靈工團和自立會的小型教堂,除禧年堂、全備福音堂、天樂堂外,都是租賃的民房,設備簡陋,信徒較少。

解放初,各教堂仍照常進行宗教活動。1950年7月,吳耀宗等基督教愛國人士發起以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為內容的三自革新運動,區境基督教徒積極響應。1956年,區境成立基督教三自聯絡組,1981年11月,經選舉,成立區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1958年,基督教實行聯合禮拜,區境設立景林堂、鴻德堂、滬北會堂、全備福音堂4個聯合禮拜場所。1960年區內有信徒3300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各聯合禮拜場所被迫關閉。1979年9月滬北會堂復堂,後因參加人數眾多,遂於1980年9月移到景林堂舉行禮拜。1984年4月建立江灣聚會點。1992年8月鴻德堂復堂。1993年有信徒6037人。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1]。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2],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