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城市美學促進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海市城市美學促進會,成立於1992年12月1日,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延安西路376弄36號,普及健康美學,繁榮社會主義文藝,推廣應用技術,為現代化服務。

相關資訊

什麼才稱得上「海派」?這場海派新文化書畫創作展有新理念

近代中國畫大師任伯年開創了海派繪畫[1]的新風向。11月26日,海派新文化書畫創作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展。這是成立不久的上海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推出的首屆書畫創作大展,旨在用作品詮釋海派文化的新理念。

創辦創研基地,用作品詮釋海派文化新理念

從全市一千多件徵集的作品中,上海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挑選了150幅優秀作品展出,有當代名家大作,也有敢於創新的新秀佳作。展出作品,洋溢着一種海派文化新理念的求索精神。

楊正新《嶺上開遍映山紅》

楊正新的花鳥畫《嶺上開遍映山紅》,水墨淋漓而又具有濃濃的當代裝飾味,是一幅典型的海派新作。楊正新是現當代花鳥畫大家江寒汀的弟子,江寒汀又是集清末「海派四傑」(任伯年、虛谷、蒲華、吳昌碩)之大成者。

汪觀清的《桃林放牧》

在汪觀清的《桃林放牧》圖中,萌態盡顯的兩頭牛,有着唐朝畫家韓滉畫牛的神韻,又得素描的豐滿造型。車鵬飛的山水畫,筆墨追宋元,古拙華麗,又不乏當代個性,也正是海派新文化的生動註解。

展出作品中,來自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嘉定創研基地的原創作品占到15%。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沈龍海表示:「創研機構成立後的第一件事,是在嘉定區創辦了一個創研基地。作為上海市文聯轄下的社會團體,用藝術作品和學術作品詮釋海派文化新理念,是工委會的主要工作。」

位於嘉定區的創研基地現場,經常有幾十位書畫藝術家一起埋頭創作。「基地創研日記」表明,3個月內,從市區來基地搞創研的藝術家超過200多人次。畫家馬書敏說:「這裡安靜,空氣清新,有利於創作。」

展覽現場

年逾八旬的畫家趙仁年認為:「不是出現在上海的都可以稱之為海派。不能使海派文化現象庸俗化,要講科學性。」

今年5月,趙仁年與朱濤、周思言、費名瑤、秦林山等一批在滬的書畫、篆刻藝術家,聯合發起組建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

成立大會上,上海市城市美學促進會會長、詩人李疑指出:「建立專門研究機構,與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畫[2]創新宗師跨時空對話,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追尋海派文化的源與流,也是當前上海文化發展的需要。」

在李疑看來,海派新文化概念內涵包括三個要素,即傳統的徹底性、全國優秀文化的集中性、世界文化精華的兼容性。這也引發了文化藝術界許多人士的共鳴。

新成立的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得到了藝術界的各種支持。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明明為任伯年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的海派新文化雜誌題詞。任伯年曾孫、攝影家任克陸,奔波於上海和任伯年的家鄉之間,為工作委員會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悲鴻之孫徐驥,對工委會敞開了任伯年作品的珍貴館藏。吳湖帆之孫吳元京、陸儼少之子陸亨、陶冷月之子陶為浤、董天野之子董之一、唐雲之子唐逸覽、劉海粟之女劉蟾、喬木之女喬蘇蘇、吳昌碩曾孫吳超等十數位中國現當代書畫大師的後裔們,也向海派新文化研究機構傳送相關資料,提供原創作品

視頻

上海市城市美學促進會 相關視頻

城市美學之城市漫遊1
美麗中國 美麗城市 城市美學與生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