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是上海著名的女子教會中學,位於中山公園西南側,長寧路1187號。當年這是一所女子貴族教會學校,舊上海灘的很多名媛淑女,包括紅極一時的名人都出自這所學校,如張愛玲、俞慶棠等。 現在,這裡是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長寧分校區。

歷史沿革

聖瑪利亞女中創辦於1881年,前身是文紀女校與俾文女校,校址在白利南路(今長寧路1187號)。1851年,美國基督教聖公會瓊斯女士在上海虹口禮拜堂後設立一座女校,命名為文紀。剛開始,文紀只有8名學生,上午學淺易的《聖經》和《四書》,其餘時間學習紡織、縫紉、烹調、園藝等。10年後,另一名傳教士——— 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格蘭德女士,為紀念故世的丈夫俾文先生在上海又設立一座女校,並以其夫「俾文」名之。這裡的女學生們除了學習聖經、國文、算術以外,還學習縫紉、刺繡。

1861年,俾文女校創建。1881年6月,美國聖公會施主教將文紀、俾文兩校合併,成立了聖瑪利亞女書院(亦稱聖瑪利亞女校,英文校名為St. Mary’s Hall),第一年招生28人,首任校長為中國人黃素娥女士。新校舍建在梵王渡聖約翰書院(後改名聖約翰大學)後面,整個校園的建築呈古希臘風格。此時的聖約翰書院和聖瑪利亞女校僅一牆之隔,然而除了星期日在教堂分座「做禮拜」之外,男女學生從不允許交談。學校開始時招生40餘人,以後每年陸續增加。1885年女校附設育嬰堂,黃素娥兼管其事。

1900年,學校舉行第一次畢業典禮,僅有一名學生朱靜貞畢業。1908年,添設師範科、圖書館。此後聖瑪利亞女校有較大發展,正式成立英文部、中文部和音樂部,學制定為8年。1920年,學校購買白利南路70畝地建造新校舍(今長寧路凱旋路口)。

1923年,聖瑪利亞女校遷入白利南路(今長寧路)新校舍,並改名聖瑪利亞女子中學,招生對象多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到1929年為止,學校共計有八年制畢業生100人,師範畢業生17人,初中畢業生137人,高中畢業生145人,中文特級畢業生63人。這時的聖瑪利亞女校,已經成為一所貴族女子學校,學校完全按照美國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課外,還有宗教活動,家政訓練和音樂舞蹈表演等選修課,傳授西方上層社會的禮儀、社交知識。它一年學費一般學生是84元,相當於普通工人10個月的工資;專學西文的一年學費是168元,其他伙食、雜費尚且不包括在內。這樣高的費用,普通人家顯然是難以支持的。自此,聖瑪利亞女中開始成為繼中西女中後的上海第二所貴族教會女校。

1937年,學校借南京路大陸商場臨時上課。1939年,聖瑪利亞女校又在聖約翰大學校園裡建斐蔚堂(Grave’s hall),學生全部走讀。1952年7月,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中西女中和聖瑪利亞女中,並把兩校合併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此後,在原聖瑪利亞女中的校址上則建立起了一所新的大專院校———上海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1999年8月,該校併入東華大學,成為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長寧分校區,共占地面積64000平方米,直至2006年7月。2015年,該址被改建為長寧來福士廣場。

知名校友

俞慶棠

俞慶棠是江蘇太倉人。1897年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職員家庭。由於她的雙親很早就去世,俞慶棠由大哥俞鳳賓撫養成人,俞鳳賓是上海的名醫,而她的仲兄俞頌華也是當時的名記者。俞慶棠1914年畢業於上海務本女校,兩年後入中西女塾,其後入聖瑪利亞女校。她自幼活潑、勇敢,並嫻於辭令,尤其善於演講。

1919年,「五四」怒潮席捲上海,當時在聖瑪利亞女校擔任學生會主席的俞慶棠積極響應,她和各校代表一起集中在海格路(今華山路)復旦公學,組織「上海學生聯合會」。發表宣言,決議罷課,組織遊行,上街演講。「六・三」以後,這位瘦小的「閨閣千金」,更衝破學校禁令,帶領女同學,清早背着竹筒走上街頭,邊宣傳邊募捐,鼓動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奔走呼號,忍受勞苦,常在眾人之先」。這以後,她又積極參與籌備全國學聯,並被選為上海學聯代表,出席全國學生聯合會。在籌備會議和成立後的評議會上,俞慶棠總是「侃侃發言,每能切中肯綮,扼要不煩,態度沉毅而懇摯,為各校學生代表所折服」。俞慶棠可以稱做是「五・四」哺育的新女性。

俞慶棠對教育問題獨具慧眼。「五四」前,二十出頭的她已在校刊《鳳藻》上發表文章,提出「立國於物競劇烈之時代」,必須「普及教育」。

聖公會

聖公會也稱為安立甘會或英國國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個教派--聖公宗。與信義宗[1]、歸正宗同屬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創始並作為當時英國的國教,由英國國王擔任教會最高首腦。聖公會與天主教一樣相信使徒遺傳,特別在按立神職人員的續承上。聖公會實行三階級的聖職,主教(會督)Bishop,牧師(會長)Priest和會吏Deacon。

聖公會是和天主教差別最少的一種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樣不崇拜偶像、不陳列耶穌受難像以外,使用的《聖經》(不適用於大中華地區)、教職人員服裝、宗教儀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樣,聖公會教會並不自認為屬於新教(Protestant),認為自己也是大公教會(即天主教),稱教宗為「羅馬主教」,不過教宗認為只要不承認教宗至高無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屬於新教[2]

參考文獻

  1. 信義宗,新浪博客,2008-04-01
  2. 新教六大派別,個人圖書館,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