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一景)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教育在線 的圖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成立於2009年2月。系部以交大系統內各放射、核醫學和超聲醫學三級學科專業為基礎,以上海市重點學科和領先學科為依託,將教學培養和教學研究作為主要方向的系部。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較強臨床工作能力和臨床型研究能力的高層次影像專業研究生,指導臨床專業學生掌握影像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熟悉常見疾病的影像學、了解醫學影像技術進展的複合型專業人才[1],滿足我國在醫學影像研究和臨床應用發展的需求。

學院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前身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是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併組成。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新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嶄新的上海交大醫學院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

自成立以來,醫學影像學系先後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多個校級精品課程資助,開展多項教學建設項目,主編和副主編3部衛生部規劃教材,承擔各學制各專業的專業教學和市、校各級專業考核任務。

教學團隊

目前有系部顧問4名,均為享譽國內外的影像專業資深專家,外籍特聘教授1名。系內擁有放射、超聲和核醫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餘位,碩士生導師近50位。骨幹教師[2]中30%為教授或主任醫師,40%為副教授或副主任醫師;60%為博士,40%為碩士,50%以上具有海外研修經歷。

系部下設放射、超聲、核醫學教研室,在附屬瑞金醫院設系辦公室,下轄教學研究中心和命題中心。

辦學歷程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正式合併。新的上海交通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基礎上,組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將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同年,醫學教育發展與研究中心、二醫大生命醫學倫理中心成立揭牌成立。附屬寶鋼醫院改名為附屬第三人民醫院。上海市教委批准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衛生技術學院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等學院—上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由上海市教委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雙重領導。

6月,醫學教育發展與研究中心對二醫大二級學院及相關部處開展自2003年教學評估以來首次教育教學整改驗收工作,驗收採取發展性教學評價,對學校各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及成效等內容進行驗收。

2006年,醫學院「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接受並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同年,上海交大醫學院數字醫學研究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與衛生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藥人文與衛生管理學院)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正式成為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本年度,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張志願教授領銜的「口腔頜面外科學」課程,被列為國家精品課程。

2007年,醫學院婦產科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幹細胞研究所、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婦產科學系、兒科學系分別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開業。醫學院中法醫學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科學研究院分別舉行揭牌儀式。

2008年,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在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揭牌成立。本年度首次在學生中嘗試國內外聯合培養「MD+PhD」雙學位研究生。醫學院新增口腔粘膜病學、醫學影像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視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 相關視頻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典禮,莊嚴宣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