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縣洲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縣洲大橋 |
---|
|
三縣洲大橋是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座單塔公路斜拉橋,連接倉山區和台江區,距離下游的解放大橋約1,000米,北起工業路,沿白馬河向南,經大廟路,跨越閩江北港及江中小島三縣洲(福州江心公園),接上山路,至六一路三叉街。線路總長4,913米,其中引道長3,487米,寬43米,橋樑全長1,376米,其中引橋長799米,主橋長577米,寬28米。全線按城市一級主幹道設計,工程總投資6.2億元人民幣[1],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負責設計,高宗余擔任總體項目負責人[2],中鐵大橋局承建[3]。大橋於1996年12月正式開工,1998年10月主跨合龍,1999年5月1日建成通車,是福州市第四座跨越閩江的橋樑,故又被稱為「福州閩江四橋」[4]。大橋建成後,與六一路、湖東路、白馬路等形成內環線,同時與二環路一、二期連接,形成准二環線,從而有效緩解了市區的交通擁擠,解決市區西部南北過江難的問題[1]。
三縣洲大橋跨越閩江,全長1493米,寬28米,主橋為單塔索麵混凝上樑鈄拉橋,主跨長238米,建成時為國內同類橋型跨度最大。其遠觀好似一架巨大的豎琴,十分漂亮。三縣洲大橋豎琴般的橋身,頗具現代氣息。該橋北起工業路,南接上山路,是福州第一座獨塔斜拉橋,1999年竣工通車,錨跨179米,當時位居國內同類橋樑之首。
目錄
歷史
三縣洲
一、區域名稱:三縣洲 來源:福州老建築百科(fzcuo.com)[5] 因屬閩縣、侯官、懷安三縣共有,故名「三縣洲」。1977-1997年間為江心公園。閩江第四大橋因跨此島而過,因此得名三縣洲大橋。
二、區域範圍: 三縣洲是位於倉山和台江之間、橫亙閩江中的一座島嶼,四面皆為閩江水面,有一座懸索橋直通倉山龍潭角,面積約4.83公頃。 來源:福州老建築百科(fzcuo.com)
三、區域衍變: 《福州市志》載三縣洲衍變歷史如下: 該公園原名三縣洲,在萬壽橋西側閩江中。相傳明成化二十一年(西元1485年)五月間,由水沖積成一片泥洲。閩縣、侯官、懷安三縣農民,競相登洲插竿圍地,引起械鬥。後由福州府判決歸三縣共有,故名「三縣洲」。
此後有人在此搭建高腳房屋居住,50年代初發展至460戶,2600餘人,多以駕船為生。 1953年因築防洪堤,水流集中沖刷,洲地縮小,市政府撥款,將居民遷出,洲地闢為倉山區農場。
1977年籌建江心公園,面積4.88公頃。環洲砌石駁岸,種植水杉、楊柳、木芙蓉、芒果等5萬多株,鬱鬱蔥蔥,綠化覆蓋率達90%。1982年後建設園路、亭廊、金魚展覽廊、臨江亭、蘑菇亭、品茶軒等設施。還有以3棵古榕為中心的「榕樹坪」。在園內建有一個500平方米的兒童遊樂場,夏季遊客如雲。 來源:福州老建築百科(fzcuo.com)
1994年末面積4.83公頃。
1991年11月19日,為方便市民登島,倉山區政府決定修建橋樑,連通三縣洲。該橋樑由福州大學路橋教研室設計、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公司承建,名為「江心公園懸索橋」。1992年9月30日,懸索橋竣工通行。
1995年,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選址三縣洲,從此江心公園名揚全國,一度成為外地遊客必訪之地。
1996年,福州市政府決定修建三縣洲大橋(四橋)。
1997年,三縣洲被選為大橋堆放建築材料的備料場,關閉至今,島上僅有看守者居住。由於長期無人干擾,島上草木茂盛,並逐漸有大量白鷺聚集,成為閩江上獨具特色的生態之島。
2009年,在福州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對江心公園是否重新開放提出兩種不同意見。其中市政協委員任飛建議:目前我市所有公園對市民免費開放,市民好評如潮。但是,江心公園至今未對外開放是一個遺憾,開放江心公園將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尤其是倉山區作為福州市的主城區和東部新城的主戰場,該公園可供市民休閒娛樂;而福州市民盟則提交了《關於保護三縣洲(原江心公園)原始生態的建議》 ,提案認為:江心公園關閉了10多年,現在小島及周邊的濕地成了鳥類和其他野生小動物的天堂。南北江濱大道的建設以及江濱公園的擴建,已經補充和緩解了市民對休閒地的要求,再花巨資開發江心公園沒有太大的意義;提案建議,保護江心公園的原始生態,把它作為白鷺等各種鳥類的棲息地,讓該公園作為原始鳥類生態保護區,禁止人為的侵犯和乾擾,保護該島的生態環境。 同年倉山區政府委託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園林景觀設計研究院對三縣洲進行設計,擬將其建成集觀光、休閒、探險、度假於一體的生態化度假旅遊天地。但該方案並未實施。 2012年,由於江心公園被劃入煙台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的規劃範圍,其整體方案已由三坊七巷管委會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編制。
四、區域形態:
三縣洲是一個沖積沙洲,面積4.83公頃,北面與台江蒼霞洲的釣龍台遙遙相望,南面和倉山龍潭角隔岸相望。 五十年代初,島上有疍民460戶,2600餘人,主要建築形式為高腳房屋。1953年遷出,洲地不復有居民。
闢為江心公園後,逐漸建設園路、亭廊、金魚展覽廊、臨江亭、蘑菇亭、品茶軒、榕樹坪、兒童遊樂場等,建築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仿傳統亭廊,但改為平屋頂,色彩俗艷。「江心公園懸索橋」北通龍潭角,為雙塔懸鏈線鋼質懸索橋。
設計
大橋由主橋及南北引橋組成,全長1,376米,其中引橋長799米(北引橋為6×20米梁橋,南引橋為雙喇叭式布置立交橋),主橋長577米,為單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跨徑布置採用:北汊主跨238米;南汊多跨布置,其中邊跨179米,設兩個輔助墩,分為76+56+47三跨,梁橋部分長160米(4×40米)。主塔位於三縣洲北岸邊[4],高117.5米,全橋共116根斜拉索,採用扇形布置[6]。
主跨採用懸臂拼裝法施工,懸臂拼裝共4聯,每聯49米,分成14塊,每拼裝塊長3.5米,各聯之間設一濕接頭。建成時是中國單伸臂最大的預製懸拼單塔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最大伸臂達211.5米[7]。
主塔墩基礎為16根直徑2.5米的鑽孔灌注樁。兩承台外部尺寸均為20×11×5米,底頂板厚0.66米,腹板厚0.56米,中心間距42米。主塔呈倒「Y」型,高117.5米,其中橋面以上高104.7米[4]。
主要技術指標
糾紛
1997年5月7日,香港中旅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香港秀明與福州市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成立了中外合作「福州鑫遠城市橋樑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三縣洲大橋,並獲得9年專營權。但2004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未按《專營協議書》履行相關承諾,致使香港秀明的投資無法收回,被告上仲裁庭,索賠9億多元人民幣[8]。
參考文獻
- ↑ 1.0 1.1 劉家銘. 三縣洲大橋昨晚合龍. 福州日報. 1998-12-28 [201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05).
- ↑ 習少穎. 大橋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高宗余:跨越江海. 湖北日報. 2006-03-26 [201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福州三縣洲閩江大橋. 中國網. 2008-04-15 [201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 ↑ 4.0 4.1 4.2 4.3 林鴻鏗. 福州閩江四橋主橋主體結構與施工. 中國公路學會橋樑和結構工程學會一九九九年橋樑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北京: 中國公路學會). 1999: 393–399.
- ↑ 三縣洲,福州老建築百科
- ↑ 陳鶴. 三縣洲大橋斜拉索接受「體檢」. 福州晚報.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劉孝軍 朱華民. 福州三縣洲閩江大橋施工監控. 橋樑建設. 2000, (2): 36–38. ISSN 1003-4722.
- ↑ 外商為何向福州市政府索賠9億元?. 半月談. 2004-07-13 [2016-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