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葉楓 |
![]() |
中文學名:三葉楓 別 稱:異葉梁王茶、樹五加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傘形目 科:五加科 屬:梁王茶屬 種:異葉梁王茶 採收時間:秋季採挖 用 量:15-20克,水煎服 |
三葉楓(sān yè fēng),學名 Acer henryi Pax,俗名:三葉槭、亨氏槭、亨利槭樹、亨利槭、建始槭,異名:Crula henryi Acer henryi f. intermedium Acer cissifolium subsp. henryi Acer henryi var. serratum Acer henryi var. serrata ,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異葉梁王茶Nothopanax davidii (Franch.) Harms的根。分布於陝西(太白山)、湖北(興山、巴東、利川、建始)、湖南(石門)、四川(天全、寶興、木里、大涼山、屏山、金佛山)、貴州(貴陽、梵淨山)、雲南(貢山、瀘水、勐臘、屏邊、鎮雄)。具有祛風濕,活血脈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及勞傷腰痛。 [1]
三葉楓形態特徵
異葉梁王茶:又名:梁王茶、大衛梁王茶。灌木或喬木,高2-12米。葉為單葉,稀在同一枝上有3小葉的掌狀複葉;葉柄長5-20厘米;葉片薄革質至厚革質,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不分裂、掌狀2-3淺裂或深裂,長6-21厘米,寬2.5-7厘米;
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有主脈3條,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邊緣疏生細鋸齒,有時為銳尖鋸齒,側脈6-8對,上面明顯,下面不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片披針形,幾無小葉柄。
圓錐花序頂生,長達20厘米;傘形花序直徑約2厘米,有花10餘朵;總花梗長1.5-2厘米;花梗有關節,長7-10毫米;花白色或淡黃色,芳香;萼無毛,長約1.5毫米,邊緣有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1.5毫米;
雄蕊5,花絲長約1.5毫米;子房2室,花盤稍隆起;花柱2,合生至中部,上部離生,反曲。果實球形,側扁,直徑5-6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1.5-2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1月。
三葉楓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或陽性灌木林中、林緣,路邊和岩石山上也有生長,海拔在湖北、四川和貴州通常分布於800-1800米,在雲南則高達2500-3000米。分布於陝西(太白山)、湖北(興山、巴東、利川、建始)、湖南(石門)、四川(天全、寶興、木里、大涼山、屏山、金佛山)、貴州(貴陽、梵淨山)、雲南(貢山、瀘水、勐臘、屏邊、鎮雄)。
三葉楓入藥部位
根皮。
三葉楓性味
味苦、辛,性微涼。
三葉楓功效
祛風濕,活血脈。
三葉楓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及勞傷腰痛。
三葉楓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痹痛:三葉楓、桂皮、赤芍、過牆風、筋骨草、大血藤、樟樹根、何首烏、牛膝、炮姜、石菖蒲、松節各三錢,泡酒服。
2、治跌打損傷:三葉楓、茜草根、紅牛膝、紅澤蘭、劉寄奴、野紅花、鈕子七、紅毛七、一點血各三錢,泡酒服。
3、治勞傷腰痛:三葉楓、土人參、當歸、狗脊、杜仲、土巴戟、補骨脂、枸杞、續斷、桑寄生各三錢,泡酒服。(1-3方出自《萬縣中草藥》)
三葉楓用法用量
15-20克。水煎服。
三葉楓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取根皮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