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亞號導彈護衛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亞號導彈護衛艦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三亞號導彈護衛艦(舷號574)簡稱「三亞」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十六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可以單獨或者協同海軍其他兵力攻擊敵水面艦艇及潛艇,具有較強的遠程警戒和防空作戰能力。三亞艦由滬東造船廠開工建造,於2012年11月30日下水,2013年12月13日入列,服役於南海艦隊驅逐艦第九支隊。三亞艦艦名取自海南省三亞市,其入列命名授旗儀式於2013年12月13日在海南省三亞市某軍港舉行[1]。原「三亞」艦於此前改名為「葫蘆島」艦。

歷史

2013年12月13日上午,574三亞艦交艦暨入列命名儀式在三亞某軍港舉行,表明這艘海軍新型導彈護衛艦正式交付使用並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南海艦隊司令員蔣偉烈中將宣讀了三亞艦入列命名命令,並為三亞艦授旗、頒發命名證書;海軍裝備部部長胡毓浩少將,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勇等領導出席。

2014年1月中旬,「三亞」號導彈護衛艦與「衡水」號導彈護衛艦「柳州」號導彈護衛艦及「岳陽」號導彈護衛艦等組成編隊在訓練海域完成多個課目的攻防演練。

2015年3月,「三亞」號導彈護衛艦等南海艦隊驅逐艦第九支隊艦艇編隊出海進行實際使用武器訓練,三亞艦抵達演練海域後進行了主炮對岸射擊等訓練。

艦型及動力裝置

與中國以前建造的護衛艦相比,054型導彈護衛艦可謂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艦體光滑整潔,呈流行的長艏樓甲板、方尾艦型,艦體後有一座與艦體連為一體的直升機機庫,艦首傾斜很大,上面還加有防浪板,可減輕前甲板被海浪淹濕。艦體外飄明顯,橫向剖面為深V型,長寬比較小,估計只有8.5左右。雖然這種艦型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對航速有一定的影響,但同時可減輕艦體的橫搖和縱搖,增強艦體的穩定性和耐波性,適合在中遠海及高海況條件下艦行及作戰。

在提高艦艇適航性的同時,054型艦的噸位也有所增加,其滿載排水量可能會達到3400噸以上,3500~3700噸較為可能,這已達到了我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2]的噸位了。因此,054可裝載更多的燃油及彈藥,自持力和續航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當今世界護衛艦向大噸位發展的總趨勢。054型艦的另一明顯特點是在設計上考慮到提高其隱身性能。整個船體具有很大的外張度,上層建築低矮,尺寸較小,且所有的外壁儘量避免採用垂直面,而是帶有很明顯的內傾,主桅、後桅及煙囪大多採用雙面體或多面體,各轉角處也作成圓弧狀,艦上的救生艇及反潛魚雷發射器也都被布置在艦體內部,外部用金屬屏蔽簾遮蓋,煙囪內也採用了成熟的紅外抑制裝置,減輕紅外特徵。所有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其自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及紅外特徵。因此,說054型艦是目前我國建造的最成功的第一種隱身型護衛艦並不為過,對其它艦艇的設計也有着很好的借鑑作用。

關於054型艦的動力裝置,可能是全柴動力,並非是廣為流傳的柴—燃聯合動力,這主要是從艦上的煙囪布置情況得出的。我國護衛艦一直使用的全都是柴油機動力,裝艦的各型柴油機已達到了很高的可靠性,在性能上與世界先進機型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江衛」Ⅱ型艦上裝備的MTU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是目前已知最先進的,總體性能十分出色。「江衛」Ⅱ型在使用2台該型機的情況下,可達到25節的最高航速(總輸出功率為14200馬力,「江衛」Ⅱ滿載排水量2250噸)。由此,我們可以對054型的最高航速作一推測:首先,考慮到054型艦噸位的增加及艦型設計對航速的影響,並參考世界一些噸位及艦型相似的其它護衛艦,筆者認為054型艦的最高航速不會超過28節,很有可能只有26到27節的水平。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在艦型及噸位上與054型艦都基本相當,使用的是4台柴油機,輸出總功率為23288馬力,其最高航速也只達到25節。所以,如果沒有新型更大功率的艦用柴油機研製成功的話,054型艦上最有可能裝的就是4台「江衛」Ⅱ型艦上使用的MTU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其總輸出功率可達到28400馬力,從其艦體的寬度分析完全能容納下2台一組的布置。作為一型以反潛為主的護衛艦,其動力裝置也採取了降噪措施,以降低其自身噪聲輻射水平,這也是我國以往護衛艦動力系統所沒有的。雖然最高航速並不很大,但對於現代護衛艦來說也完全夠用。對作戰影響最大的還是其續航力的提高,這對054型艦來說更為重要。再者,柴油機採購費用及使用維護費用都要小於燃氣輪機,因此,054型艦使用柴油機無論在費用上還是技術風險及維護保養上都是非常符合其設計初衷的。

視頻

三亞號導彈護衛艦 相關視頻

中國054A導彈護衛艦
051型驅逐艦誕生過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