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人之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人之敵,漢語成語,【拼音】:wàn rén zhī dí,敵:對抗。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也指善於統帥軍隊以抵禦強敵。亦作「萬人敵」。[1]

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等傳評》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記》。

【近義詞】:萬人莫敵

示例:

明沈采《千金記·勵兵》:「智勇多能,學劍學書俱未成,待學萬人之敵。」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論》: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三國演義》第二五回: 「程昱獻計曰: 『雲長有萬人之敵,非智謀不能取之! 』 」

典故 

timg?pacompress&imgtype=0&sec=1439619614&di=8beb0cd7fd850d9569f7c718c0afbe3e&quality=90&size=b870_10000&src=http%3A%2F%2Fbos.nj.bpc.baidu.com%2Fv1%2Fmediaspot%2Fa6b9d25ca5c6ce7282469d57860846cf.jpeg  原圖鏈接] 來自360圖片

典故一:

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蜀雖小區,險固四塞,獨守之國,難卒並也。」徵士傅干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為不濟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初,劉備襲擊益州,丞相掾趙戩公開表示:「劉備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他不善於帶兵打仗,每戰必敗,逃命尚且來不及,哪裡還有圖謀別人地盤這樣的能力呢?益州雖然疆域不大,但四面都是險固的要塞,利於防守。劉備是很難占領的。」

徵士傅干卻表示:「劉備寬厚仁義,為人大度,能讓人心甘情願為他賣命。諸葛亮通曉治國之道,正直而有謀略,能成為劉備手下的內政高手;張飛和關羽勇猛無敵而又講究義氣,都是武藝高強之人,他們能為劉備衝鋒陷陣。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以劉備的雄才大略,再加上這三個人輔佐,怎麼不會成功呢?」

典故二:

項羽因祖上封地項城而得項姓,祖上幾代都是楚國名將。自年少時叔父項梁就指導項羽習文練武,但項羽學文沒有長進,劍術也無絲毫進展。項梁責備地說:「你學什麼都學不好,真沒出息。」

項羽理直氣壯地說:「識字只不過記記姓名而已,劍術只能對付一個人,都沒有什麼意思。我要學,就學可以敵萬人(萬人之敵)的學問。」

項梁聽了很驚奇,於是教他兵法。項羽對學兵法非常喜歡,可也只從大的方面學,並不深究那些繁瑣的細節。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到會稽,渡錢塘江,項羽和項梁也在旁邊觀看。項羽看到秦始皇的車駕浩浩蕩蕩,威嚴盛大,他暗暗指着秦始皇說:「此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項梁嚇得捂住項羽的嘴巴。從此,項梁認為項羽以後必定能成就大事。叔侄暗暗積蓄力量,以報秦殺祖之仇。

過了幾年,大澤鄉爆發反秦農民起義,項羽叔侄也在會稽起兵響應,憑藉項羽的勇猛善戰,在短短三年內,就從一支力量微薄的小起義頭目而成為各路諸侯統帥,諸侯威服,天下響應,項羽分封王侯,政令群雄,號稱西楚霸王。[2]


視頻 

成語故事 第188集 萬人之敵

參考資料 

  1. 萬人之敵 第一範文網
  2. 萬人之敵成語故事 歷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