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里亭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里亭遺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位置境域

七里亭遺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白蓮村西山自然村北七里亭,這裡瀕臨太湖,處在太湖的濱湖平原和天目山脈的交會處。遺址北面為綿延的低丘「隴崗」,南面為流淌不息的泗安塘。全新世以前,這裡應該是一片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食物豐富又能防止水旱侵襲的福地,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是以採集漁獵為生的早期人類理想的棲息之地。

經初步勘探確定是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150米的「隴崗」形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址。2005年9月-2006年1月,考古學家對七里亭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600餘平方米。

文物遺存

遺址剖面可分成上、中、下三個大文化層,共發現800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鎬等打制石器。其中,上、中文化層的年代從12.6萬年前一直延續到99萬年前,其年代貫穿了整個中更新世。下文化層年代為早更新世的晚期階段,距今至少一百萬年。

發掘區域的地層可劃分為19個堆積層,根據地層堆積和出土石製品分析,初步劃分出上、下文化層,表土下的第2—5層為上文化層,厚100厘米,屬於下蜀土堆積,而下蜀土下的第6—13層則為中更新世的網紋紅土,厚度約600厘米,為下文化層堆積。包括採集標本及東晉墓內填土中發現的石製品在內,共發現約760件石製品,其中上文化層的石製品約210件,主要以石核、石片為主,少量斷塊,石器只有寬刃類中的刮削器和砍砸器及球形器等,不見尖刃類等其他石器;下文化層約530件,包括石核、石片、斷塊、砍砸器、刮削器、手鎬、尖狀器、石砧、石錘等。

上、下文化層的石製品岩性有砂岩、石英砂岩、硅質岩、石英岩、燧石等多種,以砂岩、石英砂岩為主。除少量石核外,上文化層的石製品個體較下文化層小,下文化層的石製品多粗大而厚重。剝片技術基本採用錘擊法,大多數石核以礫石為原料,石核與石片自然台面居多,但打擊台面也有一定比例,剝片方式有單向、轉90度角、多向及沿周邊剝片等。

上文化層的石核有125件,石片68件,寬刃類13件、其中刮削器10、砍砸器3、球形器4、斷塊4件。石片的個體相對較小,形態上以梯形石片居多,部分石片的遠端寬度很大,大多未經修理成器,有少量的打擊台面,半錐體明顯,背脊特徵大多有縱向交脊。

下文化層的石核約220、石片約100、寬刃類約80件,其中刮削器約30、砍砸器約40件,尖刃類中手鎬5、斷塊123件。其中以砍砸器最有特點,一種如T4:63者,在砂岩的一端向較凸的礫面進行二次修理,形成略呈弧狀的單凸刃砍砸器;另一種砍砸器10件,器體呈斜覆斗狀,刃部均位於覆斗狀原材底面的一或兩邊,而相對較小的一端成為把握石器的部位,這種砍砸器可以認為是七里亭遺址的典型器。另一類重型石器是手鎬,但數量很少,其特徵與在該縣調查所得的手鎬無二致,均在礫石或岩塊的一端用錘擊法修理成正尖的尖刃,尖刃形狀為小圓頭形的鈍尖。發現的2件石砧有磨蝕,儘管沒有發現碰砧法特徵明確的石製品,但提示七里亭遺址有可能存在着用碰砧法打制石器的技術。

文物價值

七里亭遺址的發掘,對進一步了解西苕溪舊石器遺址的分布規律、與之相關聯的生態環境以及對南方礫石工業的深入研究都有着積極意義,同時對探索礫石工業的區域性特徵也有着重要的學術價值。

七里亭遺址是東南沿海地區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把古人類在浙江省境內勞動、生息的歷史提前了100萬年;也是全國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為數不多的超過百萬年的遺址之一,對早期人類的分布、擴散和適應生存行為的研究有重大的學術意義[2]

視頻

七里亭遺址 相關視頻

七里亭—長興百萬年的文化根系
走遍贛榆之塔山鎮七里亭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