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夕文化透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七夕文化透視》,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241883。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1],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2]的重要工具。

內容簡介

七夕風俗是我國形成很早,源自上古秦人祭祖風俗,在西漢初年傳至長安宮中、演變為乞巧為主的節慶活動。兩千多年來,不但傳播到國內大部分地方,而且傳至日本、韓國、越南、東南亞一帶。本書以七夕、乞巧文化為研究聚焦點,充分利用傳統文獻、出土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追本溯源,發幽抉微,綜合研究秦早期文化、「牛郎織女」傳說同七夕、乞巧文化的關係,全面探索七夕、乞巧文化的形成問題。在此基礎之上,考察了七夕、乞巧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社會群體方面的傳播和演變情況,梳理了其歷史演變軌跡、地域流傳線路和社會階層變異態勢,深入解決了七夕、乞巧文化研究的基本問題。

作者介紹

趙逵夫,1942年生,甘肅省西和縣人,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導師,甘肅省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詩經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名譽會長、全國辭賦學會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遺產》編委和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編委,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會長。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華夏文明傳承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平台主任,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甘肅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甘肅省文化發展學會顧問。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和民俗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史》《文獻》《中華文史論壇》《中國文化》《文化遺產》《民俗研究》《民間文化》《中國俗文化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90餘篇,專著有《屈原與他的時代》,《古典文獻論叢》、《屈騷探幽》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先秦文學編年史》,成果列入「國家社科基金文庫」;所編《先秦文論全編要詮》、《歷代賦評註》俱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二等獎。其《再論〈牛郎織女〉傳說的孕育、形成與早期分化》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由秦簡〈日書〉看牛女傳說在先秦時代的面貌》獲2013年「百盛——清華學報優秀論文獎」。

參考文獻

  1. 人類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傳統文化雜談,2019-11-15
  2. 人類文化的三種範疇,道客巴巴,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