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夕女兒河(水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夕女兒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七夕女兒河》中國當代作家水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七夕女兒河

七夕是個浪漫的節日。

且不去重複牛郎織女的傳說,嘆雙星共度迢迢銀河,演繹一年一度的佳期如夢,似水柔情。也不吟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甜蜜激情。

七夕在我,是一條清凌凌的女兒河,逝水年華中的二三親情,追憶起許多的快樂。

在我的老家豫西山鄉,有個自古流傳的習俗,農曆七月七日這一天,女孩子們要去河邊清洗頭髮。

她們或三五結伴,或跟隨着自己的媽媽、奶奶等人,擓着盛放皂角、毛巾的竹籃,成群結隊去往村子東南面不遠的河邊。

七夕的時候,正是炎夏酷熱的節氣,也是暑假假期。所以去河邊洗頭,在我看來是最中意開心的玩耍嬉戲,況且還有姐姐妹妹、嬸嬸嫂嫂們一起相約來去,又是令我激動興奮的熱鬧和歡喜。

早早地,就盼着七夕的到來。

村東南的小河,大名叫爐溝河,從峴山發源,北流匯入汝河。在我小的時候,河灘寬闊,水流湍急,岸邊還有很多深不可測的漩渦,每年都會捲走幾個野泳的人。所以大人平時嚴禁孩子們單獨前去那裡玩水。

一年之中,唯有七夕這天,河邊簡直就是女孩子們的嘉年華會和盛大慶典。

吃過早飯,收拾好東西,隔牆鄰居、村前村後、呼朋喚友,大家相約着一起前去。

到了河邊,早有更挨近河邊村莊裡的女人小孩們,已經揀垂柳樹蔭下、平緩水流的好位置坐下,挽起了褲管,雙腿似蓮藕般浸泡在河水裡,低下頭,披散開盤繞於黑色絲網中烏黑倭墮的髮髻,或是那靜心編織的油光水滑的大辮子,讓一縷縷青絲,如水草般在河流里飄來盪去。

膽大潑辣點的媳婦們,站在河中央彎腰垂首漂洗頭髮,矜持嬌羞點的小女孩,雙腿併攏斜斜地跪在河床邊上,把一頭烏髮在河水中蘸來蘸去。

一眼看去,真像是七仙女下凡,個個活潑美麗,歡聲笑語似水花飛濺。

洗好頭髮,勤快的女人們又在河灘光潔的卵石上,錘洗起帶去的被單和拆洗的棉衣,漿洗好的衣物覆蓋在河灘里石頭堆和矮灌木叢上曬乾,像忽然間撐起了一把把花紅柳綠的陽傘,煞是好看。

大的物品比如床單、被褥的里子和面兒,這些家織的棉布土布,濕過水洗起來,十分費力。擰乾和晾曬,需要兩個人合力完成,於是兩個腰身健碩的女人,相對而站,一人手裡攥着衣物的一端,猶如拔河一樣,將衣物擰乾、撣平、抻開、摺疊,配合默契、歡喜。

直看得小孩子也犯起了淘氣,不停地在被單下鑽來鑽去地捉迷藏,讓大人一半嗔怒一半憐愛地罵斥來去。

一群群的蜻蜓也似乎是被吸引了過來,安靜地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地盤旋。

七夕恰逢雨季,偶爾天空中會灑下幾點清涼的雨水,大人孩子也並不害怕,因為她們知道這不過是牛郎織女相會時喜極而泣的淚珠,雨並不會下大、下久,他們夫妻倆等待了一年才有這一天的見面機會,快活說話還來不及呢,怎麼捨得哭啼啼個淋漓不休?

在河水裡盡情盡興地玩耍個夠,上岸梳理好頭髮,幫着大人收拾晾曬乾了的衣物,再將它們整整齊齊地摺疊好放在竹籃里。

走向村子回家的路上,附近村子裡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還在絡繹不絕地源源匯入去洗頭的行列。

我回憶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農村生活,那個時候,沒有洗衣機,沒有洗髮香波。工業文明的步伐,還遠遠地沒有踏入農耕的山居歲月里。

七夕的晚上,更是美好浪漫。聽了外婆講的織女下凡的故事,我和妹妹們變把神話當成了現實。

我們躺在房頂的涼蓆上,看銀河在天邊閃閃發光,順着大人的指點,在天上尋找牛郎織女星,還有牛郎扁擔兩頭挑着的一雙兒女,那兩顆稍微小些暗些的小星星。

忽然有一顆流星划過天幕,引得孩子們一陣歡呼。

如今知道了織女星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恆星牛郎星是星座中最亮的一顆,每年七夕這個時節,確實是它們距離最近的時刻,但,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和銀河星空之間,已經被燈火和霧霾所阻隔。

也只有在最天真、最痴心的童年時代,七夕的晚上,我和妹妹們才會傻傻地驗證外婆的述說。

夜深不睡,從院中的壓水井裡,打一盆清水,端到屋前的葡萄架下,因為外婆說水中會映出雙星相會的倩影,還能聽見牛郎織女竊竊私語相訴衷情。

我們是那樣認真專注地盯着水盆里自己的面容倒影,眼睛一眨也不敢眨,生怕錯過了那神奇的相會,只是在清水如鏡的寧靜中,只看見自己的眼眸清亮,是黑暗裡的熠熠雙星。

如今才恍然大悟,神話原來就是古人經歷過的現實,而我們今天的行蹤,會不會終有一天,也變成神話被後人傳誦。

七夕是條河,一條女兒河。帶走了童年無憂無慮的那個我。

如今人過中年,即將不惑,繁華謝去千帆過,看淡了紅塵情思,浮雲功名,惟願安寧從容。

夜涼如水撲流螢,夜半臥看星空,便是十分珍貴難得。

一日工作結束,夜閒閱讀寫作,拍案而歌,不知七夕是何夕,於我也是一種大自在小快樂。

七夕佳日正在立秋前後,七月流火,天氣由暑熱轉為涼爽宜人。

昨夜站立於窗前,已聽到秋蟲鳴聲清脆悅耳,亦如情話呢噥。忽然有詞句浮上心頭,卻又是半闕《念奴嬌》: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七夕是條美麗的女兒河,永遠流淌在我心頭,一年一度泛起漣漪清波。 [1]

作者簡介

水仙,本名張生麗,畢業於鄭州大學法學院,供職於河南省農行營業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