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條小河邊,傾聽流水的聲音(閆楊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條小河邊,傾聽流水的聲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條小河邊,傾聽流水的聲音》中國當代作家閆楊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條小河邊,傾聽流水的聲音

我實在願意親近這些流水,在這離鄉千百里的地方,在這似乎永遠走不出的山的世界裡,有了這麼一條去往遠方的河流,總是給人一種念想,一點希望。

這也許還是在這連綿無盡的大山里,生活過和正在生活着的人們,祖祖輩輩不懈奮鬥的力量源泉——戀着這方熱土,嚮往別樣的精彩。

信步走過的岸邊上,楊樹枝頭,稀稀拉拉,掛着一些黃葉。三片五片,正自翩然落下,落入我的眼帘,拂擾我的頭頭。

有的靜靜地睡在了岸邊,有的隨水流緩緩飄向遠方。

如人的命運,一起出發,不同的歸宿

撿拾一塊小石子,拋向河水的中央,改變了小石的命運,留下一點我曾來過的印記——在這裡,再美的,不同於我故鄉門風景里,我只是個旅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還能又一次站在這裡,看水流向南,觀草長花開。

有人說過:「李白、岳飛住過的地方,叫做文化古蹟,我們住了一輩子的地方又叫什麼?」大多數人應該如我一樣,不一定甘於平庸平凡,但最終卻可能並未有太多的超越。

借了丹江這美好的名稱,和這清潔無染的水流,以及秦嶺大山的蒼茫高廣,我以一枚小石的去向,暫且留存一點李白、岳飛一樣的手筆,書寫內心一直以來不曾放棄的,生命歷程上的努力向上。

劉亮程一杴土、一泡溺,就算作自己也在改變世界;南美洲的一隻蝴蝶,展翅之間,可能引起太平洋上一場颶風。那我的扔進小河的一枚石子,未必不是也在塑造着什麼:也許,千百年來,這石頭一直在這裡,聽聞水聲,沐浴陽光,看慣風月流轉人情變換。如今,卻因我而沉落水底,與魚蝦為伴,飲盡清涼;或者隨水而下,漂駐到另一個未知的地方,開啟一種新的生活,新的命運——如果石頭也有生命的話。

我以種種類似的瑣屑,證明在我此生里,某一時刻,某一地方,我曾經來過,在這裡,有着我生命濃濃淡淡的痕跡。無論轟轟烈烈,還是平平常常,每一時刻,每一舉動,都是生命的過往。如高樓上的一磚一石,甚至只是一點水泥灰渣,卻都是這樓上的必須;亦如高山上的細草碎土,大海里的點點浪花

我人世的,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諸多同伴們,古今中外如我們一樣的人們,未必就不是這樣生,然後這樣去。《瓦爾登湖》里,梭羅每日的煮食蘋果獵取獾狸,「漫步在林肯鎮無邊無際的栗樹林里」,哪一樁是所謂偉大的?哪一件不是日常里再庸凡不過的?但這簡單的文字里,藏存着怎樣絕決的態度,和高遠睿智的思考?

思緒重新回到小河邊。

一個叫做「板橋」的小鎮,依傍在河水的西岸。

夜宿小山村,總有明澈如水的月亮,透過窗子,照在我的床邊上,金子一樣的味道。

每晚都是一覺好睡,一夜好夢。

五更頭上,竟能聽到清晰的雞鳴,哦,久違了的鄉村!

這裡是板橋,鎮南頭,某家單位的牆壁上,刻鑿着溫庭筠的《商州早行》,畫面古樸,詩味綿長。

[1]

作者簡介

閆楊虎,寧夏彭陽人,浙江德清三中(高中)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