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岩》是南宋宰相鄭清之的作品。宋慶元府鄞縣人[1],字德源,號安晚。初名燮,字文叔。鄭若沖子。寧宗嘉定十年進士。少曾從樓昉學,以能文極為樓鑰稱賞。歷官國子學錄、太學博士。與史彌遠同策立理宗。累遷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紹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端平初,召還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時號「小元祐」。次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逾年疏請去職。淳祐九年累復左相。十一年致仕。卒諡忠定。

一岩

作者簡介

南宋晚期,宋理宗時期,政局穩定,其中丞相鄭清之居功至偉,輔佐理宗變革圖新,做出卓越的貢獻。鄭清之還是麗澤學派的學者,又是當時文壇重要的詩人,引領政壇到文學界新氣象。

北宋和南宋時期,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以官僚、學者、文人三位一體的特質,南宋晚期鄭清之就是這種複合型文人。眾所周知,鄭清之身居位高權重的宰相之位,不僅是當朝舉足輕重的名臣,又是當時不可忽視的學者和文人,作為一位文人,鄭清之更是得到文學家樓鑰的認可。

縱觀鄭清之的詩作,體現競爭性和戲虐性的特點,尤其以禪悟詩和梅花詩藝術價值最高。另外,鄭清之在詩文創作方面有自覺地身份意識,他強調詩人的時候不帶有宮廷的色彩。他又關注詩壇,愛護詩人,與友人競技場唱和,他是那個時代文壇的主角,與友人和社會詩人一起將詩壇重振雄風。

在詩學方面,鄭清之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他推崇蘇黃,鍾情於江西詩學。他的詩追隨黃庭堅奇崛的詩法,深受後者筆法的薰陶,在風格上也有共通之處。在練字方面,鄭清之可謂精挑細選,用最恰當的文字敘寫詩意,體現詩人創作謹慎的態度。

鄭清之有鍾愛禪詩的愛好[2],這與其精神世界和思想追求存在很大的關係。他鑽研儒學,又深受佛教思想影響,能體現其身後的佛學修養。另外,由於鄭清之身處官宦,詩人逐漸開始出現慕禪的傾向,也是一種修心的方式,也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更是詩人自我治癒的方式。

另外,鄭清之的詩還體現出鮮活靈動,有活風趣的詩風,這讓其詩歌具備可讀性和傳播性。總之,鄭清之的詩在南宋晚期具備深遠的影響。

視頻

一岩 相關視頻

古代十位鮮有人知的才女的十首詩詞
經典古詩大串燒詩詞配樂成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