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〇師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二〇師學校根據當年在晉綏抗日革命根據地戰鬥和工作過的老同志共同願望:用當年的部隊番號或根據地為名,為老區人民建立一所學校。經老前輩們商量,學校名稱用能夠代表抗日部隊和抗日根據地的"120師"為代表,由當年"一二〇師"的師長賀龍夫人薛明生前為學校親筆提名:"一二〇師小學"。
"一二〇師"的符號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凝聚了幾代人的情感,是新一代人的精神財富,老一輩革命家們給予了學校高度重視,也意味着她將承載紅色文化遺產傳承的意義。
目錄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總體占地面積約為120畝,建築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6億元。學校為九年義務教育制校園,小學共有48個班,中學共24個班,按45人每班設置。全部運營時可容納約3200名學生,配備200名教師隊伍。目前首批招生規模為平均每年級四個班,學生人數約為1500人,教師隊伍約120人。
學校的校訓「團結、勤奮、誠實、感恩」,其中最有深意的是"感恩"。感恩我們的革命先輩為後人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感恩我們的社會給予學校的支持和關懷,感恩我們的學校、師長、父母對於學生的培養。
辦學理念
希望孩子們能在校園內快樂地學習、成長,讓老師有展示和提高自身的平台,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贏得社會的滿意和信任。
辦學目標
希望將學校打造成為整個呂梁地區乃至山西省內的教育標杆,爭取成為三晉名校,成為全國的一個百年教育基地,將我們的紅色文化[1]發揚光大。
主要建築
學校共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體育區三個部分。其中教學區包含行政樓、小學部教學樓、中學部教學樓以及藝術[2]綜合樓。生活區由食堂、女生宿舍、男生宿舍組成。
整個學校的標誌性構築物--鐘塔,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來設計的,塔身分為三個部分,從高到低依次代表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會層面以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層面。
鐘塔的基座寬度為4.593m,表示1945年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塔身最高處為27.81m,表示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標誌着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同時8月1日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指導思想
崇文尚武,亦序亦祠。九級一貫,分合相宜。對標京廣,特色鮮明;外潮內秀,紹遠發今。紅與二黃,萃取其精;設施完備,多元發蒙;創新開放,善思樂群;"兩型"理念,引領先鋒;多維訴求,安康是宗。環境教化,於斯可成。
1、用地策略
本方案總體規劃將用地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體育活動區。把教學區布置在靠近城市主幹道的位置,有利於學校展示一個新穎的社會形象。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調整原有建築的使用功能,延長建築的使用壽命。
小學與初中融為一體,體現互助友愛形象,同時又相對獨立,便於管理。九年義務教育校園可以充分發揮資源共享,避免重複建設。
2、概念來源
好的設計是世界的,更是本土的。
此設計概念來源於中國的山水畫--"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放眼望去建築(學校)如山巒重疊,連綿起伏。雖然建築體量看似宏大繁密,但它並不是突兀地出現在地塊中,而是以一種貼近自然的姿態,融入在當地的地貌,人文中,仿佛是從這塊地中生長出來的,仿佛是這片土地孕育出了它。
3、概念表達
每一棟建築的山牆所圍合的空間,均是由實到虛,由室內到室外,互相穿插交錯。連續的山牆有中國書法行雲流水般的氣勢,一氣呵成。既象徵着"一二〇師"精神的延續不斷,又宛如蛟龍盤踞於此。空間虛實交接之處,均以庭院點綴,作為過渡,給建築帶來生機盎然的綠意。高低錯落的屋面,亦如革命道路的曲折發展。屋頂樣式是對中國傳統屋面形式的簡化和提煉,採用新的材料新的手法表達出來,是新舊糅合的完美體現。建築排列層層遞進,有如整齊的行軍隊伍,具有強烈的秩序感和隊列感,傳達着一種尚武精神。
整個校園的建築都利用了山西傳統民居和窯洞特點,發揮了屋頂與平台的互相借用作用,延伸了教室的空間,擴大了學生的課間活動範圍。
4、形體演變
從傳統的教學區規劃模式出發,根據功能需求,對形體進行拉伸。並將其劃分為:行政樓、小學教學樓、中學教學樓和公共部分。將形體錯位,使之自然地與保留的古樹圍合成主入口廣場。對形體進行糅合,就如雙手交叉緊握,形成建築的團結形象。將部分形體壓低,產生山巒起伏之感。動感化形體,象徵着革命道路的曲折。形體之間高低錯落,互不遮擋,使得建築每一處都能獲得良好的視野及日照。
參考文獻
- ↑ 井岡山紅色文化,感受前輩精神(圖) ,搜狐,2017-03-04
- ↑ 藝術 | 中國剪紙 ,搜狐,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