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詩】行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宮》

作品名稱: 《行宮》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元稹

元稹,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這裡,寥落古行宮中的白頭宮女,還是唐玄宗時代歷史的見證人。唐玄宗在其繼位後期,寵幸楊貴妃,終日沉溺在淫樂酒色之中,把政務全部委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朝綱紊亂,諂佞當道,終於釀成安史之亂。亂後,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從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長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說:「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四句詩,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憒好色與亡國致亂的歷史因由,其諷刺與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這首短詩當然不可能象白詩那樣鋪張揚厲,極盡渲染之能事,他只能採取對照、暗示點染等方法,把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高度濃縮,加以典型化的處理,從而讓人回味咀嚼。寥落的古行宮,那在寂寞之中隨歲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宮花,那紅顏的少女變為白髮老人,都深深地帶有時代盛衰遷移的痕跡。白頭宮女親歷開元、天寶之世,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人,「閒坐說玄宗」的由治而亂。這本是詩篇主旨所在,也是詩人認為應引以為戒的地方,卻以貌似悠閒實則深沉的筆調加以表現,語少意多,有無窮之味。

這首絕句語言平實,短小精悍,字字珠璣,但很有概括力,精警動人,也很含蓄,給人以想象的天地,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1]

古詩正文

譯文

曾經富麗堂皇的古行宮已是一片荒涼冷落,宮中艷麗的花兒在寂寞寥落中開放。

倖存的幾個滿頭白髮的宮女,閒坐無事只能談論着玄宗軼事[2]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3]。 元稹聰明過人,少有才名。貞元九年(793年),明經及第,授左拾遺,進入河中幕府,擢校書郎,遷監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劃下,出任同州刺史,入為尚書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軍節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時年五十三,追贈尚書右僕射。

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詩詞成就巨大,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樂府詩創作受到張籍、王建的影響,"新題樂府"直接緣於李紳。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4]

視頻

中國詩詞大會:蒙曼老師這樣評價詩人元稹,一下就把董卿逗樂了  

參考資料

  1. 詩文賞析,古詩文網
  2. 譯文,搜狐,2019-07-08
  3. 元稹簡介,古詩文網
  4. 元稹簡介,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