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神曲》義大利詩人阿利蓋利·但丁的作品。

全詩為三部分:《地獄》《煉獄》和《天堂》,以長詩的形式,敘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個夢。

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凈界)以及天堂中各種名人的對話,反映出文化領域的成就和重大問題,帶有「百科全書」性質,也可窺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

長達一萬四千餘行的史詩中,但丁堅決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表達了執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對歐洲後世的詩歌創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目錄

作者簡介

阿利蓋利·但丁(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他被認為是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1]

但丁的生平記載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

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20歲時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有3子1女存活。

名言

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內容簡介

《神曲》採用了中世紀流行的夢幻文學的形式,描寫了一個幻遊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詩三卷,分別為《地獄》、《煉獄》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詩人描述了他在一三○○年復活節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徵淫慾、強權和貪婪的豹、獅、狼攔住了去路。正在危急關頭,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受但丁青年時期所愛戀的女子俾德麗采之託前來援助。維吉爾引導但丁遊歷了懲罰罪孽靈魂的地獄,穿越了收容悔過靈魂的煉獄,最後由俾德麗採引導他經過了構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後,終於到達了上帝面前。這時但丁大徹大悟,他的思想已與上帝的意念融洽無間,整篇詩到此戛然而止。[2]

但丁在遊歷地獄和煉獄時,遇到的不少靈魂生前都是歷史上或當時的著名人物,詩篇的字裡行間充滿寓意,也具有很強的神學和宗教色彩。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聖的喜劇》。但丁原來只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喜劇》,薄伽丘在撰寫《但丁傳》時,為了表示對但丁的崇敬而加上「神聖的」一詞。

起名《喜劇》是因為作品從悲哀的地獄開始,到光明的天堂結束。由於當時的人們習慣把敘事詩稱為「喜劇」和「悲劇」;一說《神曲》用意大利文寫成,而非官方語言拉丁文,行文不過於嚴肅,而稱為「喜劇」。翻譯到中國的時候被譯為:「神曲」。它是歐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神曲》採用中世紀文學特有的幻遊形式,但丁以自己為主人公,假想他作為一名活人對冥府——死人的王國進行了一次遊歷。全詩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

全詩為三部分

《地獄》、《煉獄》、《天堂》,以長詩的形式。

把地獄、煉獄、天堂各分為9層,蘊含著深邃的道德涵義。在描繪不同境界時,他採用不同的色彩。地獄是懲戒罪孽的境界,色調淒幽、陰森;煉獄是悔過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轉為恬淡、寧靜;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籠罩在一片燦爛、輝煌之中。

多層次、多色調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精闢而又抽象的哲學、神學觀點,又賦予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實性,奇而不詭,精微致深,使人如身臨其境。

敘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個夢,以此來譴責教會的統治,但仍然未擺脫基督教神學的觀點。

《神曲》代表了中世紀文學的最高成就,這樣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產生,是與當時義大利的社會狀況、詩人所具有的深厚學識和獨特的個人經歷分不開的。

但丁生活的時代,已不同於是世紀前期歐洲社會發展相對緩慢、工商業極不發達、基督教完全壟斷意識形態的狀況。13世紀時,義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斯、米蘭等地,由於海上貿易和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

阿利蓋利·但丁以第一人稱記述自己35歲時(人生的中途)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徵罪惡),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三隻猛獸攔住去路,一隻母狼(象徵貪慾),一隻獅子(象徵野心),一隻豹(象徵逸樂)。

另一種說法是說它們分別象徵教皇、法國國王和佛羅倫斯人。他在呼救時出現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勝這三隻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徑」。

帶領他穿過地獄、煉獄,然後把他交給當年阿利蓋利·但丁單相思暗戀的情人貝阿特麗切的靈魂,帶他遊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3]

創作背景

但丁生活的時代,已不同於十世紀前期歐洲社會發展相對緩慢、工商業極不發達、基督教完全壟斷意識形態的狀況。

13世紀時,意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由於海上貿易和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但當時的意大利,並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統一國家,而只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地域名稱,經濟的發展也極不平衡。[4]

政治主宰

政治上主宰意大利的, 主要有兩大勢力, 一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為羅馬教皇。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是中世紀中期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名稱。

962年,當時的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國國王奧託一世(936—973在位)加冕,封其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領有意大利。因此,歷任帝國皇帝,均為日耳曼血統。由於德國本身內亂不息,其國王只是勢力或強或弱的封建主,統治中心一直在德國,對意大利的控制也時緊時鬆。羅馬教皇則一直把意大利視作自己的勢力範圍,與帝國皇帝矛盾重重。

意大利人民希望國家統一,而教皇與皇帝的鬥爭及他們各自的野心則是統一的障礙。他們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唯恐統一的意大利對其統治構成危脅。錯綜複雜的矛盾,使意大利的政治生活異常活躍,政敵之間的對峙,不同階級間的利益衝突,常以極為殘酷的形式表現出來。但丁就是政治迫害的見證人之一。

文化領域

從文化領域看,基督教對歐洲思想的嚴密控制,到12世紀時已顯出力不從心。在其神學探討過程中,常需藉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有的觀念與邏輯論證方法,證明和論述神的存在及屬性,闡述塵世與彼岸的關係。但在12世紀後,越來越多的古希臘羅馬時期著作開始彙編。教會的本意是為自己的神學理論尋找方法論和依據,但研究者們卻從中發現了與基督教理論完全不同的另一重文化境界。[5]

意大利出現了西歐最早的一批古典學者,但丁就是其中最博學者之一。

早在青年時期,但丁就以激昂的政治熱情加入了貴爾夫黨,投身反對封建貴族的鬥爭,並參加了粉碎基白林黨的戰鬥。貴爾夫黨在佛羅倫薩掌權後,但丁被選為該城行政官。該黨後又分裂為黑白兩黨,但丁屬於白黨,反對羅馬教皇對佛羅倫薩的干涉。

教皇夥同法國軍隊支持黑黨於1302年擊敗白黨,掌握了政權,開始清洗白黨成員。但丁被沒收全部家產,判處終身流放,自此再未回到故鄉,直至客死於拉文那。

但丁有詩人的柔腸與激情,也有學者的銳利與智慧,他是當時最傑出的語言學家之一,又是在時代激流中衝浪的政治家,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問世的基礎。

經過長期醞釀和構思,但丁開始創作《神曲》。

創作的日期難以確定

《神曲》寫作的準確年月難以確定。

根據文學史家們的考證,大約始於1307年前後,《地獄(Inferno)》《煉獄(Purgatorio)》大約完成於1313年左右。

《天堂(Paradiso)》在但丁逝世前不久脫稿,歷時10餘年。

詩學貢獻

文學史上第一個意識到詩與隱喻這種親密關係並通過詩歌意蘊的探究還原這一過程的人就是但丁。

但丁曾在《致斯加拉大親王書》和《論俗語》中談他的詩學主張時說詩有四義:字面義、隱喻義、道德義和神秘義。他所創立的詩學理論可以稱作「詩為隱喻說」。但丁的「詩為隱喻說」有著深厚的宗教底蘊,隱喻是人類早期表達思想的基本方式,因為這個時期的人類還不能用分類與抽象的方式,只能就形像作為整體的把握和表述,而形象的整體表達本身就蘊含著多層面含義。在基督教徒看來,此岸世界是上帝之國在人世的投影,或曰世界是上帝寫的一論著,上帝以此來向世人昭示意義和真理。從這個意義上講《聖經》便是一本記錄了上帝之隱喻的大書。因而對聖經的闡釋也成為了一項隱喻活動。

隱喻解經

「隱喻解經」始於公元1世紀大哲學家斐洛。「斐洛認為《摩西五經》中摩西使用了神話的、歷史敘述的和祭儀律法的外在形式,然而表述的卻是內在像徵意義和精神意義。」但是斐洛的闡釋不是從字面意義出發,同時也不注重挖掘傳統的道德寓意而是直接生硬地引入了宗教神秘義。因此,斐洛的釋經思路具有很大的跳躍性和任意性。

但斐洛的確具有開創之功,開創了發掘微言大義的釋經傳統。這一傳統經過後代學者們的不斷完善,隱喻解經的意義逐漸被規範為字面義、隱喻義、道德義和神秘義這四層穩定的含義。與斐洛不同,阿奎那非常重視字面意義的作用。他認為只有從字面義出發,所有的引申義才有存在的根據和基礎,才不致在理解上發生混亂。

儘管阿奎那對隱喻解經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並沒有將它運用到詩歌的解讀之中。因為在他看來詩歌除了虛構沒有任何意義,只有上帝的語言才有深刻神秘的含義。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轉折是由但丁完成的。 但丁將托馬斯·阿奎那隱喻解經的思想應用到詩學裡提出了「詩為隱喻說」。「但丁對中世紀詩學的最大貢獻,是將在阿奎那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世俗的詩,有意義地抬高到了足以與神學比肩的崇高地位。」從此,神學不能夠再藐視詩歌,因為詩歌能夠藉助形象表現真理。

詩學史上的開創

雖然研究者們十分重視但丁的「詩為隱喻說」在詩學史上的開創性,但卻很少認識到但丁的詩學思想在他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四義」在作品中的具體意義、應用方式以及造成的表達效果幾乎沒有進行過探討。一些研究者認為「四義」只是但丁表達自己詩學思想的一種方式並沒有實質意義。但姜岳斌所說「字面義是通過文字直接傳達的信息或直接描繪的形象,而隱喻義、道德義和神秘義都是字面義在不同的象徵層面的延伸。很顯然,這是但丁從詩歌創作或解讀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詩學思想,而並未在內容方面予以更多關注。」

事實上,詩學思想和文學實踐在但丁這裡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在但丁的作品中,他的詩學思想才彰顯出來。但丁十分重視他詩歌所包含的多重意蘊,在《致斯加拉大親王書》中談到《神曲》的意義時他說道:「必須知道,我這部作品的意義不是簡單的,反之可以說是'多義的'。

就是說,含有多種意義,第一種意義是照文字上的意義;第二種意義是照文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意義。第一種可以稱為自己的意義,第二種可以稱為諷喻的或神秘的意義。

為了更清楚地闡明這種論法,可以把它運用到如下詩句:'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賓離開了說異言之民,那時猶大是主的聖所,以色列是他的領土'。如果只看字義,這句詩對我們說的是摩西時代以色列的兒女離開埃及;如果看它的諷喻意義,它說的是基督為我們贖罪;如果看它的道德意義,它說的是靈魂從罪惡的哀傷悲慘中轉入蒙恩狀態;如果看它的神秘意義,它說的是神聖的靈魂擺脫塵軀的奴役而享受永光的自由。 」

但丁不厭其煩地強調《神曲》的多重含義,並以聖經中以色列出埃及為例詳盡闡釋其中的四義。由此可見,但丁十分重視對《神曲》多層意蘊的發掘,希望埋藏在作品中的四義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得到他們的理解。

名家評論

魯迅在但丁身上看到了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普遍價值,所謂「迨兵刃炮火,無不腐蝕,而但丁之聲依然」。

梁啟超寫過一部歷史劇《新羅馬傳奇》,把但丁作為主人公,謳歌他是革新者的先驅。

茅盾在抗戰期間奉但丁為民族堅毅精神的代表,愛國者的楷模。他把但丁和屈原比較,發現這兩大詩人中間,有著「不少有趣味的類似」。

郭沫若對《神曲》另有一種浪漫的感應。他在《漂流三部曲》中信誓旦旦地表示,但丁為貝婭特麗絲寫了《神曲》,他定要為自己的心上人寫一部長篇小說。

巴金對《神曲》的接受則頗有悲壯色彩。巴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慘遭迫害。他分明覺得,這便是但丁筆下的「地獄」;因此,他時常背吟《神曲·地獄》的詩句,從中汲取同魑魅魍魎抗爭的精神力量。

胡適蘇曼殊老舍等人,也依據迥異的個人經歷、氣質和追求,各各不同地表達了對但丁的讚賞和共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