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林清玄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作品欣賞
「滅絕——不死不生,不生不死: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物種,目前已經滅絕的可能達百分之九十九。在演化上,滅絕、生存,幾乎同等重要。」
「如果地球上的每一樣生物都不會滅絕,那這個世界必定非常混亂。」
真的很難想像地球上曾有的物種,有百分之九十九消失了,再看着說明旁邊的插圖,蛇纏在雷龍的脖子上,猴子在象牙上睡覺、青蛙棲息在恐龍頭上……實在擁擠不堪,幸好物種會滅絕,生存才有了空間。
物種如此,人也是如此,假如人都不死,我們可以想想那可怕的情況,下班回家後可能要和一萬年前的祖先一起吃晚飯,嚇得不敢回家,逃到街上遊逛。但街上遊逛也不保險,可能會遇到五千年前或八千年前的祖先呢!
滅絕可能是不幸的,生存也可能艱辛。
滅絕可能是好的,生存也可能不幸。 [1]
作者簡介
林清玄(Lin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國台灣當代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 。
1953年2月26日,出生於台灣省高雄縣旗山鎮。1967年起,住在台南,並在瀛海中學就讀。1970年,在報紙上發表《行游札記十帖》。1972年,考入世界新聞專科學校。1981年,出版散文集《溫一壺月光下酒》。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1990年,散文集《紅塵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國大陸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歡玄想》在中國大陸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歡喜過生活》在中國大陸出版。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灣去世 。
他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之後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30歲前就已經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