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夢謁母墳圖》題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夢謁母墳圖》題記》是黃侃寫的一篇文章,關於《《夢謁母墳圖》題記》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一直受到關注,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乘撥逆蘄水而上①,可百三十里,溪水清泊,平潬彌望②。有水自東來會,是為白水③。其右有市④,名曰包茅。對溪孤山,孽然高舉⑤,峭不可上,則螭堆也⑥。

山麓精廬⑦,雲洗心閣。寒泉步徛⑧,所在深窈⑨。渡此以上,堤綿半里,松檜棽映⑩。中有豫章(11),繚以周垣,扶疏四布,干可十圍。與溪西一樹相直(12); 悉是三百年物。

堤內廣陂(13),扶渠滿中(14)。小渚二三(15),雜植槐檉。循池東走,得黃氏祠墓。前直螭堆,若樹重表(16)。黃氏始自江西,占籍此地,有信甫是其初祖(17)。鄉人謠俗,以人表地(18)。及其自署,乃雲螭堆黃氏。蓋山水清邃,錯以腴壤,良宜聚族而居者矣(19)。

先人相宅(20),在山之陰(21)。前有三丘,駊騀相屬(22)。右為章丘,亡母周孺人墓在焉(23)。面西背東,水出其北。白石為塋,碑崇三尺。隴首長松,高可二丈,下覆冢兆(24),有如羽蓋(25)。升虛反望,便見吾家。

墓下田舍庳隘(26),藉以守冢(27)。山田數畝,有圃有池。其前溪袤十里(28), 琁環可睹(29)。俠溪遠阜(30),青蒼挃天(31)。 臨溪一面, 重巘峻削,與螭堆齊。自爾而下,堤皆樹柳(32)。墓前單椒(33),斗入溪脅(34),堤則盡矣。

先時卜葬(35),神靈聽從。意母之潛魂,睠懷舊地,煢煢孤子(36),可以朝夕顧守斯墳。曾不幾時,違患遠遊(37)。既流竄東夷,恐遂不得反鄉里,上先人冢墓(38)。一旦溘死(39),復不能依母泉下。宵中魂夢(40),恆來是丘(41)。既寤悲傷,至於昒旦(42)。因請沙門曼公繢為是圖(43),粗存較略,藉用寄思。但望之匪遙(44),遠則萬里(45)。《詩》 曰: 「豈不懷歸?畏此罪罟(46)!」每念斯言,所以零涕沾衣者也(47)。

鑑賞

這篇文章是作者黃侃為《夢謁母墳圖》一畫而作。自從因反清革命而流亡日本以來,在異國他鄉,那份對祖國、故土的思念常常使他魂牽夢繞。他常夢見自己回到故鄉,瞻謁了亡母的墳塋。為了寄託這份沉沉的鄉思,黃侃請同住在東京同盟會《民報》社裡的朋友——詩人、畫家蘇曼殊將夢中情景繪成了畫幅: 《夢謁母墳圖》。在這篇 「題記」 中,作者通過精巧自然的結構、清疏淡雅的白描,於平淡之中表達出對祖國的摯愛和對清朝反動政府的痛恨。

首先,本文一反以往愛國題材之文直抒胸臆、熱情澎湃的格套,着眼於畫幅本身,先以遊蹤為序,從容淡靜地細細描繪出夢中拜謁亡母墳塋的所歷所見:從蘄水到螭堆,從廣陂到祠墓,從墓旁到墓下。故鄉那熟悉的山山水水一一展現於作者的筆下,其方位、特徵、典故無一不清。作者對故鄉這種熟稔的程度將他那份濃濃的懷鄉思故之情渲染得淋漓盡致。所以,儘管文章表面看似平淡,但在這對一草一木瞭然於胸的靜靜描繪中,卻蘊含着作者滿腔熾熱奔放的愛國情懷。直到文章最後一段,作者才交代請蘇曼殊作畫的因由,直抒了家國之痛:我難道不想歸去嗎?我畏懼那致人於罪的羅網啊! 這力透紙背的一筆,使文章立意跳出了一般懷念母親、宣揚孝道的窠臼,借夢謁母墳寫出了家國之思,以只能「夢謁」而無法回歸的強烈對比表達了對腐敗、反動的清政府的憤慨和控訴。整篇文章情感思路由平緩到高潮、由藏到露、由抑到揚,結構十分精巧自然。

此外,本文在文字表達上也是十分成功的。作者在音韻訓詁方面造詣較高,並工於詩詞,所以在他筆下,描繪點染頗有清疏淡雅、含蓄蘊藉的美。對夢中故鄉山水草木並未作詞藻的鋪敘堆砌,而是以最簡練、生動的字詞交代方位、勾勒特徵,將故鄉山水一幕幕如畫般展現在讀者眼前。如:「其前溪袤十里,琁環可睹。俠溪遠阜,青蒼挃天。」將遠去溪流喻為明淨的玉環,將兩岸青山的高峻用刺入雲天的誇張手法形容得惟妙惟肖。這一遠一近、一個廣度、一個高度的有機結合,將景致描繪得凝練而豐富,為文章情感和思想的表達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正是由於這兩方面的緊密融合,互為照應,使《〈夢謁母墳圖〉題記》一文既飽含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感,又不失優美含蓄的語言風格,使人讀來回味無窮。[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