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點絳唇,詞牌名。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雙調四十一字,上闕四句,押三仄韻;下闋五句,押四仄韻。
因梁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得名。
異名
宋王禹偁詞,名《點櫻桃》[1];王十朋詞,名《十八香》;張輯詞有「邀月過南浦」句,故又名《南浦月》;又有「遙隔沙頭雨」句,故又名《沙頭雨》;韓淲詞有「更約尋瑤草」句,故又名《尋瑤草》。
詞牌沿革
調名用南朝江淹《詠美人春遊詩》:「江南二月春,東風轉綠蕷。不知誰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行人成息駕,爭擬洛川神。」元《太平樂府》注「仙呂宮」。高拭詞注「黃鐘宮」。《正音譜》注「仙呂調」。宋王禹稱詞名「點櫻桃」。王十朋詞名「十八香」。張輯詞有「邀月過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遙隔沙頭雨」句,名「沙頭雨」。韓淲詞有「更約尋瑤草」句,名「尋瑤草」。在京劇中,《點絳唇》又通稱為「點將」[2],用於元帥升帳、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為了表現場面的宏大和增強氣氛。
此調馮延巳一首為創調之作,其他唐五代詞人不用此調。宋人用此調者極多,汪詞與馮詞格律相同,為宋人通用之體。汪詞是名篇,南宋初年黃公度和作序云:「汪藻彥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市,內不自得,乃賦詞雲……公時在泉南簽幕,依韻作此送之。」或傳此詞為蘇過作,乃誤。此調九句,七句用韻,用仄韻,韻密;主要句式為四個四字句,此外三個五字句,一個七字句,一個三字句:這樣構成此調平緩凝重,適於表達苦澀情緒。蘇軾五首用以酬贈、寫景和節令,表情亦苦澀,如「箏聲遠。鬢雲吹亂。愁入參差雁」,「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詞牌格式
正體
雙調四十一字,上闕四句二十字,三仄韻,下闋五句二十一字,四仄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例詞
柳徑春深,行到關情處。顰不語。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一幅霜綃,麝煤熏膩紋絲縷。掩妝無語,的是銷凝處。
台上披襟,快風一瞬收殘雨。柳絲輕舉,蛛網黏飛絮。
極目平蕪,應是春歸處。愁凝貯,楚歌聲苦,村落黃昏鼓。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視頻
點絳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點絳唇·感興,古詩文網, 2020-3-5
- ↑ 宋詞《點絳唇》源自被稱「江郎才盡」的詩人江淹的詩?,詩詞網 , 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