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VK 45.02P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VK 45.02P是一个由纳粹德国保时捷公司设计的一款不成功的重型坦克方案。

这款坦克的研发从1942年4月开始,克虏伯公司还接到了制造该坦克炮塔的订单。然而,这辆坦克的原型车并未被制造出来,而这批炮塔被安装在了虎II坦克[1]上。

研制始末

虎I重型坦克的后继车型在虎I尚未定型时既已展开。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在装甲兵发展研讨会上提出,每个装甲师应装备20辆重型坦克作为进攻矛头,配备1000米处穿深150毫米的88毫米坦克炮[2]。希特勒坚持要求要在保时捷虎上安装新研发的74倍身径88毫米Flak 41高射炮,这款火炮的长度、重量和炮弹尺寸等均远超KwK36 88毫米战车炮,费迪南·保时捷博士和莱茵金属均认为现有的炮塔座圈无法安装。鉴于以上情况,德国武器局第四科研究将Flak 41车载化的改造方案,另一方面第六科则授权保时捷和亨舍尔研发新型坦克底盘,炮塔则由克虏伯设计。

在VK 45.01 (P)(也就是保时捷虎式)没有成功获得制造合同后,保时捷博士开始寻找让自己的产品提高一个台阶的方法。参照盟军当时最新的坦克设计之后,他认为简单的提升VK 45.01 (P)的装甲不足以提升其竞争力。而是需要让坦克更重和更灵活。新方案在公司内部称为“保时捷180型”,分A型和B型。A型炮塔在前、动力装置在后;而B型炮塔在后,动力装置在前。两种方案车体正面、侧面和后部装甲均为80毫米,首上倾斜45度,首下倾斜35度。倾斜装甲的设计使其防护优于正面100毫米的VK 45.01 (P)。

动力装置依然延续保时捷博士青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两台300马力的保时捷101/3型10缸汽油发动机各驱动一台发电机,动力由西门子的电传动装置传递至驱动轮,带动履带前进。整车极速约为35千米/时,最大航程157千米。悬挂系统和VK 45.01 (P)相同,仍为每侧三组纵置扭杆悬挂,每组悬挂有两个外侧钢缘内衬橡胶的大直径负重轮。履带宽640毫米,接地压强高达1.22千克/立方米。1942年10月,保时捷博士提出了改进动力装置的方案“保时捷181型”,三种子方案分别有600至700马力不等的发动机,但181型仅停留于蓝图阶段。

炮塔由克虏伯公司设计,正面厚100毫米,呈弧形。侧面厚80毫米,左侧的车长指挥塔突出于倾斜30度的侧装甲,形成一复杂的曲面。主武器为一门克虏伯研发的88毫米KwK 43战车炮(工厂编号:Gerät 5-0808)。Kwk 43无论在长度、重量、膛线缠距还是炮弹种类等都和Flak 41完全不同,在保证穿深的情况下紧凑化,更适合坦克使用。炮塔座圈直径1850毫米,由电动机驱动。车体上有围绕座圈的装甲带,防止座圈中弹造成炮塔卡死。

视频

VK 45.02P 相关视频

【Tank出品】坦克世界 VK 45.02 (P)
看看最巅峰时的纳粹军团,也是德国最黑暗的时刻

参考文献

  1. 虎II坦克 ,新浪博客,2013-12-29
  2. 图纸猛虎vk45.02重型坦克,bilibili, 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