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T-43战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T-43战车
图片来自mdc.idv.tw

T-43中型战车为一款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的实验性中型坦克。苏联军方希望这款坦克能够取代T-34战车KV-1坦克,成为红军的主力战车。计画中,T-43战车将拥有比一般中型坦克更为厚重的装甲,然而现有的T-34-85战车便已经足够反制德军战车,T-43战车的开发计画因而被取消。

历史

T-34战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装甲部队的骨干,生产数量极为庞大。1942年5月,苏军开始遭遇到装备75毫米KwK 40战车炮的德军战车,这门战车炮可以轻易地从远距离击毁苏军T-34战车

1942年6月,苏维埃联邦国防部装甲机动车辆暨坦克总局[1] 对两个不同的战车设计局发布了一项指令,要求研发一款“通用战车”。依据指令内容,这款“通用战车”必须要有如同重型战车一般厚重的装甲,但仍然要保持与T-34中型坦克一样的机动性。位于车里雅宾斯克的SKB-2设计局提交的方案是KV-13坦克,该方案后来发展为甚为成功的IS系列重战车。位于下塔吉尔乌拉尔捷尔任斯基车辆制造厂所开发出来的方案则为T-43战车。然而,T-43战车计画被列为低度优先计画,主要原因为苏联军方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如何扩大生产T-34。即便如此,T-43战车的第一辆原型车依然在1943年3月完工。

整体而言,T-43与T-34十分类似,但T-43拥有不同的装甲分布,其炮塔也被重新设计过。另外,T-43使用新型的扭梁式后方悬吊,而非T-34使用的克里斯蒂悬挂。T-43也安装了一款新的五段变速箱。T-43的炮塔内可以容纳三个人,并且拥有一个新的车长塔,可以提供车长全方位视野,对比T-34早期的双人炮塔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当时的T-34车长除了搜索目标外,还要不时分心去瞄准主炮,造成作战效率低落。与T-34战车1943年型的六角型炮塔相比,T-43的炮塔装甲厚度从70毫米增至90毫米,车体的正面及侧面装甲也分别从47毫米及60毫米统一增至75毫米。武装方面则没有改变,T-43依然装备了一门76.2毫米F-34战车炮,而为了方便生产,T-43与T-34有高达70%的零件可以互相通用。然而在库宾卡的测试结果表明较重的T-43战车,机动性远不如T-34战车,而装甲虽然有所增加,但依然不足以抵御德军88毫米炮的射击。

库斯克会战后,苏联的工程师们了解到T-34战车的最大问题是76.2毫米主炮无法有效击穿诸如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新型德军战车的正面装甲。他们意识到发展口径更大、穿透力更强的战车主炮才是当务之急,相较之下增加装甲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因此,为了安装更为有效的85毫米炮,T-43战车的炮塔被采用,并被安装到T-34的车体上。随后,T-43计画被取消,而安装85毫米炮的新式T-34-85战车则进入量产。

补充

苏联战车设计工业的特征是以改进现有的设计为最高指导原则,而不是任意展开新的开发计画,这么做是为了增加产量以因应战争需求。拥有苏联两倍工业资源的德国时常在新型或更为先进的坦克问世时遭遇一连串技术难题及后勤考验,而苏联方面则为了维持高产量,秉持著改良现有坦克并在必要时容忍部分缺失的原则,即便这些战车始终不是德军豹式坦克的对手。不过,苏联的坚持所带来的成果是1944年5月时,德意志国防军东部战线上仅拥有304辆可用的豹式坦克苏联红军却正以每个月1200辆的速度生产著T-34-85战车

T-34-85首次出现于战场上时,德军情报机构依据苏联战车开发的报告,误认其为T-43战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