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本病特点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尤以脾大更为显著,消瘦、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丙种球蛋白增多。调查显示,最近6年,在西部六省新疆、甘肃、内蒙、陕西、山西和四川呈散发态势,每年新发生的病例数在400例左右,其中新疆、甘肃和四川三省新发病例占全国新发病例的90%以上。[1]
目录
流行病学
- 分布:解放前我国黑热病流行的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甘肃、新疆、青海、湖北、四川、热河、察哈尔、蒙古、西康等省。
- 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和狗。犬内脏利什曼病是由犬利曼原虫引起的。根据国内研究,犬内脏利什曼病和人黑热病的分布,在很多地方是平行的。
- 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白蛉作为传染媒介进行传播。
- 流行特征:本病主要见于农村。
发病机理
白蛉叮咬后,原发性皮肤病变很难见到。利什曼原虫进入人体后即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原虫被吞噬后,在吞噬细胞中寄生分裂并繁殖。寄生的细胞破裂后,原虫释出,又被新的巨噬细胞吞噬。由于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肝、脾、淋巴结等均呈现肿大,骨髓增生。[2]
病理改变
脾肿大最为突出,脾髓质多为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网状内皮细胞所取代,马氏小体因受压而萎缩。肝内枯否氏细胞增生并含大量利什曼体。除上述器官组织外,朵氏利什曼原虫也可见于胸腔积液,前列腺液,扁桃腺,口、鼻、眼分泌物,以及粪尿中;这些部位和组织液虽可找见利什曼原虫,但无重要流行病学意义。[3]
临床表现
潜伏期
由于患者被自然感染的白蛉叮咬日期难定,故黑热病的潜伏期一般不易确定。根据钟氏本人在实验室意外感染黑热病时,其潜伏期为三个半月(钟惠澜,1931)。作为正常自愿者李懿征医师,曾接受犬利什曼原虫鞭毛体接种,经过五个半月的潜伏期后,显示黑热病早期典型症状,并在其骨髓中找到利什曼体(钟惠澜,1940)。
临床表现
黑热病临床表现典型者,不难确诊。
- 发热:最为常见,多伴有大汗,小儿可惊厥。1/3病例的热型酷似伤寒,l/3病例呈双峰热型。还有一些病人突发稽留型高热,以后转变为不规则热型或间歇热型。
- 肝脾肿大:脾大尤为明显。甘肃省卫生厅(1987)对1164例患者的分析,脾肿大占98.9%。
实验室检查
- 血象: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完全可有贫血。
- 病原学检查:为确诊本病的之最可靠方法,主要是通过骨髓、淋巴结穿刺,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检LD小体。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 流行病学史。
- 验室诊断 从患者的组织或血液中查到利什曼原虫是确诊黑热病的可靠依据。
常用的方法是行骨髓、肝、脾、淋巴结穿刺活检进行涂片或病理切片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伤寒、结核病、疟疾、布氏杆菌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相鉴别。
并发症
黑热病严重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 走马疳或称坏死性口腔炎:患者口腔粘膜及其附近组织呈快速坏死,常由齿龈与颊粘膜开始,迅速波及鼻、上腭、下颌、眼眶及咽部,甚至可能穿孔。
-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的出现,与黑热病病程长短,严重程度,肝脾肿大程度,或已经存在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程度均不呈平行关系。
- 肺炎:多见于儿童患者。临床表现虽如一般肺炎,但起病多凶猛,发热可达4l℃。呼吸困难、紫绀、循环衰竭、昏迷、惊厥皆不少见。
疾病预后
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特效治疗有很大关系。
疾病治疗
一般治疗
病人应卧床休息,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应加强口腔卫生及护理。严重病人特别是合并急性粒细胞或走马疳者,最好住单人房间,居室紫外线消毒以防交叉感染。一般情况差者可予输血。[4]
化学治疗
- 葡萄糖酸锑钠:一般采用6日疗法,总剂量按体重计算(一般用量为:成人总量为120~150mg/kg,儿童的总剂量为200~240mg/kg,均分6次给药,每日1次肌肉或静脉注射。
- 两性霉素B:(AmB)0.5mg(/kg.d)×14d;AmB 毒性较大,常引起发热、贫血、肾损害、低血钾及心肌损害等。大剂量可致永久性肾损害,小剂量毒性低。目前认为<20mg/kg对黑热病患者是安全的。WHO推荐的总剂量是1~3g(于忠省,1997)。
并发症的治疗
凡有走马疳,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肺炎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足够的抗生素治疗,需要时可多次少量输新鲜血并注射丙种球蛋白。
疾病预防
- 及时治疗病人。
- 发现病犬,应予以杀灭。
- 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白蛉。
- 个人防护 防止白蛉叮咬.
专家观点
- 在白蛉季节到上述流行地区要重视个人防护。
- 黑热病是我国“传染病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近年来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等6个省、自治区。当地的流行情况,当地的防疫部门最了解,当地医疗机构的医疗经验也比较丰富,患者最好在当地治疗。
视频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