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體
名稱
中華民國教育部的國字標準字體把不含圓體的黑體稱為「方體」。但使用範圍不大。
「粗體」在非專業人群中可能被誤稱為黑體,造成中文指稱的混亂。
中文裡的黑體,與日文中的ゴシック體(ゴシックたい)屬於同一種風格。
起源
在西文無襯線體的影響下,作為字體排印學的日文黑體出現於近代,但尚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黑體為日人首創。黑體的均勻的筆畫形態可能汲取自隸書的風格,而與其相似的美術字也在同期的中華民國的出版物上出現過。
目前尚不清楚黑體出現的準確時代[1]。
特徵
分類
- 黑體,筆畫的起止之處為方形。
- 疊黑體 - 近似黑體,但筆畫加粗至極,筆畫的交疊部分現出相反的顏色。
- 圓體,筆畫的起止處、轉折處是圓形的。
- 疊圓體 - 近似圓體,但筆畫加粗至極,筆畫的交疊部分現出相反的顏色。
- 空疊圓體 - 疊圓體的空心體,只畫出筆畫的輪廓。
- 綜藝體 - 黑體的變體,撇、捺筆畫以拐彎的直線代替。
電腦字體
從Windows Vista及Office 2007開始,微軟正黑體成為繁體中文的預設字體。簡體中文裡,從Windows Vista開始,用微軟雅黑作為預設字體。Linux在文泉驛正黑體加入字庫之前,沒有可用的黑體字型。蘋果公司的Mac OS X很早就用華文細黑作為預設簡體中文字體;繁體中文的界面字體最開始是「儷黑Pro」,於 OS X Snow Leopard 換成黑體-繁,再於 OS X El Capitan 換成「苹方」。
昔日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大多使用宋體。近年智能手機幾乎都用黑體,諾基亞的手機使用蒙納細黑體顯示已行之有年,Android以及iOS平台皆以黑體作為預設字體[2]。
視頻
黑體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宋體、黑體、楷體等字體如何誕生?看「活字」的前世今生 ,澎湃,2018-7-21
- ↑ 黑體字體字庫大全 ,第一字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