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大仙祠 (广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大仙祠 (广州)
图片来自itsfun

广州黄大仙祠,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古祠路,始建于公元1899年,为香港黄大仙祠的原祠所在,为供奉黄大仙的道教宫观。该祠分为主殿、侧殿以及后面的庵堂等建筑。

历史

1897年间,梁仁庵联同友好在广东番禺扶乩遣兴,偶然得到黄初平(黄大仙)降乩教导“普世劝善”,自此就成为黄大仙的信仰者,奉黄大仙为仙师,入道成为道侣,获赐道号“传道”。根据史料,1898年农历八月廿三日,即黄大仙的宝诞,菩山道侣就开乩请求择地建观,普救百姓,在黄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广东第一间供奉黄大仙的祠观,在翌年农历的五、六月间,在广东番禺(广州)花埭(花地,位于芳村)大凼尾落成。当时据说,只有梁仁庵道长能得到仙佛的感应,使箕笔移动和辨认沙上的箕字,所以成为普济坛的主持。清末民初时期,黄大仙祠成为广州著名宗教胜地,吸引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来参拜。

梁仁庵后得黄大仙乩示,指广州必有动乱,于是在1901年返回故乡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稔冈村,再成立“普庆”坛,并出钱出力,该祠约在1903年竣工。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在破旧立新、彻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广州市内许多庙宇寺观都遭受破坏,普济坛黄大仙祠亦被命令取缔。1912年春,广东省警察厅长陈景华创办广东公立女子教育院,由梁冰弦女士担任院长,院址在花地善庆学堂,创院章程第一条显示该院为具慈善性质的女子收养院:“本院由各界合力组成,专收养被拐被虐逃婢。施以教育工艺,兼略仿各地保良局、济良所等办法收养无依女子”。教育院宗旨是解决这些女子的独立生活问题,故除学习文化,著重是学习裁缝、刺绣、织藤及竹器制作等工艺,以培养一技之长。陈景华命令广州各区警察局,凡要求进入女子教育院的妓女、婢女都要帮其进入。孙中山非常赞赏陈景华这一义举,特别亲自题词,以资鼓励。题词右中是“民国元年”中间三个大字“幼吾幼”,左书“广东公立女子教育院义举也,书此为人道主义倡。”后书“孙文”并盖印章。翌年春,学生数量增多,教育院规模扩大,遂租赁黄大仙祠作为幼稚园和工艺。而陈景华亦于1911年被没收的南强公学原址上创办了孤儿教育院,并于翌年将西关孤儿教育院迁至花地善庆学堂,及后再迁至黄大仙祠。1916年中秋节陈景华遇害,女子教育院因再无经费,潘达微将其接管,并改名广东省公立孤儿教育院。当时技艺较好的女子介绍工作,剩下的留在孤儿院工作。孤儿院经费后来得到社会各界善长仁翁热心捐赠,院务发展顺利。1921年于年划归广州市教育局管理,后又改为广州市公立孤儿教育院。

由于中国政局动荡,社会稳定受到威胁,梁仁庵返回南海故乡,但得黄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向南迁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长父子两人,携带黄大仙画像至香港继续弘道,并在1921年于九龙竹园村创立普宜坛(啬色园)。黄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发展,甚至传播至东南亚及美加等一带。

然而,破除迷信的风气并未在农村造成影响,但南海西樵稔冈的治安大不如前,匪徒猖獗,前往南海赤松黄大仙祠普庆坛参神的善信,往往成为被打劫勒索的对象。贼匪甚至骚扰和勒索普庆坛,使其大受影响。而到了日本侵华时期,前往参拜善信就更稀少。1949年以前,该坛仍然与香港的分坛(啬色园普宜坛)保持联系,遇有庆典,普庆坛的道侣也会前往香港参与。1958年,反迷信运动蔓延到农村,普庆坛被查封,大部分建筑物被拆毁。

1930年,另一间供奉黄大仙的庙宇普化坛,又建于广州花埭,与被破坏的原址普济坛,相距约半公里。由当年出掌军政大权的陈济棠和他的姨太太莫秀英主力兴建。据说,陈氏本人深信神佛,而他的姨太太是黄大仙信奉者。该坛香火十分旺盛,与南海稔冈的普庆坛颇有来往,普庆坛的梁钧转(勤觉)道长也是该坛的弟子。1949年中共建政后,因该庙宇与陈济棠关系密切而被破坏。1958年,整座庙宇更被彻底清拆,遗迹荡然无存。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沦陷,孤儿院停办,日军在邻近的镇东街同安坊设宪兵司令部。黄大仙祠成为一座空祠,不少青砖木料被人拆去变卖,成为废墟。1947年复办孤儿园至1949年政权易手。1958年,政府大搞反迷信运动,寺庙被封闭,建筑物被拆。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再将剩馀构筑物全部摧毁,普济坛变成耕地,相传当时尚存一块石碑,上书“赤松黄大仙祠”。文革后,广州包装制品厂在原址上建立,利用孤儿院原礼堂做仓库。直至1980年代中期,厂区内仍存有一些石刻对联、浮雕石柱、石门楣及斋堂等遗物,断碑残篆,依稀可辨。

199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邀请香港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与芳村新荔枝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成广州嘉游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黄大仙祠的复建项目。经过2年的前期策划和设计,于1997年11月9日正式动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放予公众参观。二期工程亦于2004年12月完成。

目前黄大仙祠正门进去后可见中央正前供奉黄大仙的主殿。除此以外,还有供奉关公、观音等神祇的各殿。正殿后为各种灵位,再往后则为洗手间、池塘以及火化炉、附属商店等设施。遗迹仅存原建筑门头石刻1方、方石柱对联1根、圆石柱1根、残柱4根。

2015年8月,清代建造的残存遗迹被列为广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国,并广为东亚文化圈传统民间信仰采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贤、烈士,采用庙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县百姓为纪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赵邦清,为他修建了生祠,“黄童白叟,罗而拜之”。

其中忠烈祠是为历代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为国殉难忠臣烈士之处,祠名“忠烈”。台湾的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建。依中华民国内政部所颁布《忠烈祠祀办法》,于各直辖市、县市政府所在地设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则设首都忠烈祠,由总统主祭。此外又有供奉义民义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铨。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载:“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于祠、庙性质相近,而一些设立时为纪念先贤的祠,后世也会被信众视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对象也被视为神祇,故有时会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为名,如黄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现在一般通称祠堂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国时代由中国传入,在高丽王朝逐渐普及开来,在朝鲜王朝达到繁盛,但现今已较少见。

  • 忠烈祠

忠烈祠是奉祀为中华民国殉职,并有其重大忠贞事迹且足资矜式的国军官兵、警察及人民的祠庙

台湾各地的忠烈祠均起自1945年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目前共约廿馀座,由各县市民政局管理居多,各县市大都有一处;大部分是利用日治时期原有神社,就地改建成中式宫殿式建筑,仅少部分建物外观仍保有神社旧貌。

中华民国政府对于有功于国家的烈士褒扬与纪念行动,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当时设有专责机构,而黄花岗纪念墓园,但至1933年9月13日首次有纪念烈士的直接关系法令。到了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订定出“各县设立忠烈祠办法”,“忠烈祠”一词才被广泛地使用。设立用意是政府经由建造坊塔,表彰、褒扬与纪念抗战烈士的忠烈行动,藉以塑造国民典范、并建立国民共通历史记忆[1]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县级以上的神社因建筑宏伟,大多直接改建为忠烈祠,作为祭祀国民革命的先贤先烈的场所。随后,各地政府为了配合法令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痕迹,纷纷拆原神社旧有建筑,将其改建为中国宫殿式建筑。

在台湾的忠烈祠建物有正殿、牌位等设置,其入祀典礼及祭祀会按照“国家祭典标准”举行。各地忠烈祠每年均分别于3月29日青年节及9月3日军人节的春、秋两次国殇中,依《忠烈祠祀办法》举行春祭及秋祭。首都忠烈祠由中华民国总统主祭。

参考文献

  1. 张世瑛. 国民政府对抗战忠烈事迹的调查与纪念 (PDF). 国史馆馆刊 第26期. [2011-05-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年2月1日)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