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鹿死谁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鹿死谁手
lù sǐ shuí shǒu

近义词决一雌雄 明争暗斗 龙争虎斗

反义词和平共处 和衷共济

出 处 :《晋书

体 裁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鹿死谁手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为lù sǐ shuí shǒu,意思是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出自《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石勒载记下》。

原文

《晋书·石勒载记》: 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其群臣皆顿首称万岁。[1]

译文

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太祖,从三王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决雌雄,较量高下,未知‘鹿死谁手’?”

典故

东晋末期,中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他们入侵华夏大地,几乎将汉人灭族,史称“五胡乱华夏”。十六国的国主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开创了基业。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数后赵国主石勒。他是由奴隶变成皇帝的中国第一人。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身体强壮,胆子很大,从小就对骑马射箭感兴趣。他属于少数民族,在二十多岁时就被晋朝官吏掠卖到山东当了奴隶。后来,他与汲桑等人起来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后,石勒带领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刘渊。刘渊认为石勒才能出众,就封他为将军。

石勒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喜欢儒家文化。跟随流民帅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后,投靠汉光文帝刘渊。重用名臣张宾,以襄国为根据地,消灭王弥、幽州王浚、并州刘琨、冀州邵续、辽西段匹磾的割据势力,占据幽并冀州之地。靳准发动平阳政变后,正式与刘曜决裂。光初二年(319年),自称赵王,定都襄国,西取关中,东擒苟晞和曹嶷,灭亡前赵,南掠晋土,北侵代国,令后赵成为北方最强的国家,实行多项措施,推动了文教和经济的发展。

一天,高丽使臣来到后赵朝贺,石勒设宴欢迎。在宴会上,石勒想到自己创下这么大的基业,连外国也承认,非常高兴,于是乘着酒兴向大臣徐光问道:“我的功劳与历史上哪个君王能够相提并论?”徐光是臣子,就趁机恭维他,说道:“陛下又有智又有勇,君王中的汉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来的帝王,哪个能和您相提并论呢!”

石勒明知这是夸大之词,就笑笑说道:“你的话太夸张了。一个人要紧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后赵的臣子听到石勒的这番话,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远大的志向。

视频

鹿死谁手

参考资料

  1. 石勒载记(6),三秋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