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冯敏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冯敏昌(1741年-1806年),伯求鱼山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壮族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乾隆三十年(1765年)春,翁方纲按试廉郡,见冯敏昌之文章,于是选其为拔贡,入国子监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登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编修,改刑部主事,著有《华山小志》,《河阳金石录》,《小罗浮草堂诗文集》等。曾撰《孟县志》。

人物生平

冯敏昌12岁那年,就赴廉州考秀才,因年幼身小,坐高脚凳还需要大人扶他上去,当时很多人都讥笑他,还有一个自认为很厉害的考生出了一个上联让冯敏昌对,上联为:“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意思是,你只是只小鸟,我们个个都是凤凰,你从大老远飞过来,你觉得你有立足之地吗?冯敏昌不屑讥笑,随口一答:“南龙北跃,一窝蛇蚧尽低头”,众人听后目瞪口呆,都觉得这个小子不简单!这次秀才考试他勇夺第一,七月复试过后,正式成为秀才!

15岁那年,冯敏昌再到廉州应例考,当时考官出题是《月中桂树赋》,冯敏昌因答卷中写出“宇宙唯此一株,古今曾无两月”等佳句,让各位考官拍案称奇,当时的例考冯敏昌一样拿下了第一名,成为了廪生,开始享受国家的俸禄!

冯敏昌接下来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19岁成拔贡,被主考官三品内阁学士、恩师翁方纲誉为“南海明珠”;24岁大中举人,名列第三,被上海文魁陆耳山视为“天下奇才”。

32岁在殿试上中二榜,赐进士出身,与广东顺德张锦芳胡亦常并称“岭南三子”,诗名播海内,成为“岭南三家”之一;冯敏昌考中进士后,被录为翰林院庶吉士,34岁授翰林编修,35岁任武英殿四库全书校书官,38岁任礼部会试同考官,39岁改任主事,42岁在河南省主讲河阳书院,45岁授户部浙江司主事,48岁任刑部河南司主事,55岁时获诰封奉政大夫。53岁后主讲端溪书院、粤秀书院、越华书院。还有史书记载,冯敏昌曾是嘉庆皇帝的老师。

冯敏昌为官清廉、敬业,在任时杜绝一切私访和贿赂。冯敏昌一生恪守儒家传统,勤学善思,是乾嘉时期岭南重要的诗人,也是钦州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1]

人物评价

冯敏昌是钦州文化的坐标,从他六十载的生命里,我们看到这位鸿儒对 学识的追求,至死方休。他既得到家学启蒙,在少年时期就才情横溢,为翁方纲等诸多师友击节称赏,并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勤奋刻苦,积淀起深厚的知识大厦,实现立德立言之不朽,名留青史,为后学所追思所景仰。

人物成就

冯敏昌一生勤动脑动笔,著作颇丰,写下了2200多首诗,其中《小罗浮草堂诗集》就收集了1983首。他是有史以来作品最多的壮族诗人,写下了200多万字作品。这些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交往和事业,一生的理想、抱负和追求,一生的荣辱、顺逆和悲欢以及社会现象。冯敏昌的诗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有“专取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山谷(黄庭坚),又穿穴诸家而自辟面目”一说,独成一家。

除了写诗,冯敏昌还是著名的书画家,书法由学诸遂良入王献之,尤研精兰亭诸本。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学习,深得“古人秘而不传之妙”,创造了新的、独特的“鱼山执笔法”:用笔多方折、敛锋芒,处处有含蓄不尽之意,内刚外柔、温文尔雅。他的书法楷、隶、行、草皆精;所画松、竹、兰、卉,苍秀绝俗,皆神逸过人。

此外,冯敏昌还是个大孝子。当年,在京城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冯敏昌赤足露脚,哀恸不已,以致昏迷咯血,差点丧命。回乡后,在父亲坟边结庐守孝素食三年。母亲去世,也守孝三年。

冯敏昌关心教育、关心乡人。在书院主讲时,对生员和学者谆谆教导,对家乡的儒学、书院常挂心间。在钦州城南明朝所建的回澜书院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冯敏昌回乡见状,立马集资复修,让书院得以继续使用,为地方继续培养人才。

著名诗句

漫语武侯擒纵略,汉家自有定蛮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