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餐桌上的中國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餐桌上的中國史》,作 者: 張競,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成立於1988年,出版圖書[1]超過12,000種,基本實現了大眾出版領域的全覆蓋。《誰動了我的奶酪》《從優秀到卓越》《激盪三十年》《黑天鵝》《人類簡史》《這裡是中國[2]》等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創造了「從零到一」「灰犀牛」等引領性概念和話題,對推動中國商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內容簡介

提到中式料理,我們馬上就會想到東坡肉、烤乳豬、糖醋排骨……其實古人對豬肉興致缺缺,卻常吃生魚,豬成為主菜是女真文化使然。狗肉名列八珍,周朝天子必吃,為何唐朝之後吃狗肉會淪為不文明行為?還有,諸葛亮、蘇東坡住四川卻吃不到川菜,楊貴妃也不可能吃過番茄炒蛋?筷子直擺,不是漢人而是胡人的規矩。今天吃貨的饕餮之享,居然與「五胡亂華」、宋朝積弱、清兵入關的歷史難解難分……本書以中國的歷史演進為主軸,以中國菜餚為主角,帶你探索中華飲食背後的淵源,透過一道道菜餚品讀一個朝代的經濟、科技、農業發展程度與文化成就,用通俗的筆調展現了在時代變換、王朝更替、民族文化衝突與融合的歷史中,中華文化的重組與演變。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張競告訴你,你吃了一輩子的中餐,其食材與菜式的身世,卻令你意想不到。

作者介紹

1953年出生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85年赴日留學。1991年於東京大學取得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專業博士學位。歷任日本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副教授、國學院大學副教授、明治大學法學部教授。2007年—2009年任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現任明治大學國際日本學部教授,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東亞文化交流史、文化史。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序章 變化中的中國味覺

章 從孔子的餐桌說起(春秋戰國時代)

1. 兩千五百年前的主食

2. 孔子餐桌上的菜餚

3. 受時代限制的烹飪方法

4. 神享用的供品與人品嘗的菜餚

5. 孔子時代的餐桌禮儀

第二章「粉磨登場」話麵食(漢代)

1. 顆粒狀食用的麥子

2. 與西域的交往及麵食之東漸

3. 漢代飲食生活的林林總總

4. 麵食的奇蹟——餃子的那些事

第三章 餐桌上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六朝時代)

1.「胡餅」的變遷

2. 麵食登上主食的寶座

3. 遊牧民族帶來的菜餚

第四章 絲綢之路帶來的食文化交流(隋唐時代)

1. 食狗肉風俗的變遷

2. 絲綢之路傳來的調味品

3. 西域傳來的食物

第五章 宋朝文人階層的味覺追求(宋代)

1. 豬肉為何被打入冷宮

2. 近似日本料理的宋代菜餚

3. 文人趣味與味覺

第六章 大帝國餐桌上的箸與匙(宋元時代)

1. 筷子為何是縱向擺放的?

2. 餐桌上的箸與匙

3. 元代的餐飲和烹飪方法

4. 春卷的前世今生

第七章 味覺大革命的時代(明清時代)

1. 珍饈是如何被發現的

2. 味覺革命——辣椒傳入中國的過程

3. 不斷進化的中餐

結 語

引用文獻

譯者參考文獻

解說 黃粱美夢後的清醒

譯後記 《餐桌上的中國史》翻譯有感

參考文獻

  1. 圖書的演變歷史資料,學習啦,2017-06-07
  2. 《這裡是中國》——每一寸都是摯愛!,中國青少年廣播影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