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飞狐外传”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飞狐外传》,金庸第六部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姊妹篇”。写于1960至61年间,最早于小说杂志《武侠与历史》连载。另…”)
 
(added Category:857 小說 using HotCat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飞狐外传》,金庸第六部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姊妹篇”。写于1960至61年间,最早于小说杂志《武侠与历史》连载。另外,《飞狐外传》是《书剑恩仇录》的续编和《雪山飞狐》的前传,主要叙述胡斐少年的事情。历史背景是清乾隆年间。
+
[[File:飞狐外传.jpg|210px|缩略图|右|<big>电影海报</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photo/s_ratio_poster/public/p2351981529.webp 原图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204/ 来自 豆瓣电影 的图片]]]
 +
 
 +
 《''' 飞狐外传''' 》,[[ 金庸]] 第六部[[ 武侠小说]] ,《[[ 雪山飞狐]] 》“姊妹篇”。写于1960至61年间,最早于小说杂志《武侠与历史》连载。另外,《飞狐外传》是《书剑恩仇录》的续编和《雪山飞狐》<ref>[https://www.docin.com/p-79897889.html 雪山飞狐简介],豆丁网</ref> 的前传,主要叙述胡斐少年的事情。历史背景是清[[ 乾隆]] 年间。
  
 
==成书过程==
 
==成书过程==
  
 《飞狐外传》写于1960—1961年,此时,正是《明报》在时艰中蹒跚成长的时期。这时,金庸又创办了《明报》麾下的第一个刊物——《武侠与历史》周刊,旨在刊登武侠小说。应该刊需要,金庸开始了《飞狐外传》的创作工作。
+
 《飞狐外传》写于1960—1961年,此时,正是《[[ 明报]] 》在时艰中蹒跚成长的时期。这时,金庸又创办了《明报》麾下的第一个刊物——《武侠与历史》周刊<ref>[https://www.sohu.com/a/272416401_123419 金庸离世 商界从此少了一位94岁的创业家…… ],搜狐,2018-10-31 </ref> ,旨在刊登武侠小说。应该刊需要,金庸开始了《飞狐外传》的创作工作。
  
 《飞狐外传》每期刊载八千字,通常报纸连载小说每段约为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因而《飞狐外传》写作的方式与别的小说写作略有不同。该书后经作者修改,删除因连载而产生的“段落痕迹”,情节也调整得更为流畅,出版有单行本。
+
 《飞狐外传》每期刊载八千字,通常报纸[[ 连载小说]] 每段约为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因而《飞狐外传》写作的方式与别的小说写作略有不同。该书后经作者修改,删除因连载而产生的“段落痕迹”,情节也调整得更为流畅,出版有单行本。
  
 
==作品主题==
 
==作品主题==
  
 《飞狐外传》的基本精神在展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道义、对忠信有很多的启示。在主角胡斐身上,充分诠释了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而且给英雄豪杰、侠客丈夫增加了新的“三不”的特质。
+
 《飞狐外传》的基本精神在展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道义、对忠信有很多的启示。在主角[[ 胡斐]] 身上,充分诠释了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而且给[[ 英雄]] 豪杰、侠客丈夫增加了新的“三不”的特质
 +
 
 +
这部小说集中笔墨塑造了胡斐这样一个理想的侠士形象。金庸在1975年为这部书所写的《后记》中感叹道:“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的其实并不很多,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武而不是侠。”因此,金庸就在这部《飞狐外传》中塑造了胡斐这一真正的侠士。他显然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大[[丈夫]]。的行径,而且,还能做到“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英雄难过美人关,象[[袁紫衣]]这样美貌的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不答允是很难的。而胡斐却偏偏做到了这一点,他固然爱煞袁紫衣,然为钟阿四报仇之念头不改,杀凤天南的原则决不因袁紫衣而放弃。再则,英雄好汉总是吃软不吃硬,[[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自不重视,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情,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说到底胡斐本人与凤天南并无任何仇恨,而钟阿四与胡斐亦毫无关联,然而胡斐为了素不相识的钟阿四,誓必杀凤天南而后快,其所哀恳,一概不为之所动,三则,周铁鹪等人那样给足了胡斐的面子,低声下气的求他解开对凤天南的仇结,胡斐仍是不允。不给人面子恐怕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情。但胡斐却为了一个“不相干”的钟阿四做到以上几点,足见其真正的“替天行道”的侠士风范及其坚持原则,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胡斐的[[性格]],还表现在他与[[苗人凤]]的关系上,按说在他以为苗人凤乃是他的杀父仇人,他大可不必为了救治苗人凤的双眼而甘冒极大的风险去求[[药王]]门人救之。但胡斐做到了这一点。他与苗人凤英雄侠士之间能做到心心相印,一如当年他的父亲胡一刀与苗人凤之间一样,然而却又父仇不能不报。如此矛盾痛苦,胡斐只能独自承受,因而并未做出使自己与他人都遗憾的错事来。为此足见胡斐的气度与心胸。胡斐的性格,不仅在其报仇的过程中能看出,而在其报恩的过程中也能看出。“百姓神拳”马行空的女儿马春花当年在商家堡中对胡斐有“一言相救”之德——当时胡斐尚幼,被商家堡主人抓住吊打,[[马春花]]代为求情商家公于商宝震,其实胡斐当时早巳自行脱身,听到马春花求情之语,大为感动,铭记终身。——称得上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后为救助马春花及为帮她实现自己的愿望,胡楚几次闯进王府,历经风险,亦足见其古[[君子]]之风。
 +
 
 +
《飞狐外传》虽刻划了胡斐这一理想的侠士形象,然而在其爱情[[生活]]中,却非但结局并不“理想”甚至使人格外感伤。胡斐所爱的袁紫衣,格于誓言师训,离他而去,是为生离;而深爱着胡斐的药王无嗔大师的幼徒程灵素姑娘则为救胡斐而死,是为死别。真个是宝刀相见欢,柔情恨无常。除此之外,小说还描写了南兰及马春花这两位女性的爱情悲剧。官家小姐南兰被大侠苗人凤所救,嫁给了他之后,又被天龙门北宗掌门人田归农的风流潇洒所吸引,与田归农私奔、欲为情终,然逐渐发现自己爱非所托,却又已离开了丈夫及女儿,不免遗憾终身,终于忧郁而死。而马春花则抛弃了背叛了她的未婚夫徐铮、抛弃了爱他的商宝震,为清廷大帅福牵安所惑失身。害得徐铮为之枉自送命,而她自己则迷惑终身,至死不悟。马春花自己固是声尽了爱情。[[幸福]]”的滋味,而读者读来,却不禁满腹辛酸与感伤,反觉这一切都是难于言表。
 +
 
 +
书中令人悲痛震撼的一幕,是[[程灵素]]之死:让人感伤迷惘的一幕,则是袁紫衣(应该说是圆性)与胡斐最后的离别。一部武侠小说居然在其最后让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一个死、一个走,留下男主人公一个人在自己父母坟墓前凝固成一座迷茫人生的永恒[[雕塑]],自是大大增加了小说的[[人文]]深度,同时也提升了小说的[[美学]]境界。这实际上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真正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这部小说集中笔墨塑造了 胡斐 这样一个理想 侠士形象。金庸在1975年为这部书所写的《后记》中 叹道:“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 其实并不很多 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主要 武而不是侠。”因此,金庸就在这部《飞狐外传》中塑造了胡斐这一真正的侠士。他显然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大丈夫。的行径,而且,还能做到“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英雄难过美人关,象 袁紫衣 这样美貌的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 两情相 洽之际而软语央求 不答允 很难的。而胡斐却偏偏做到了这一点,他固 爱煞袁紫衣 ,然 为钟阿四报仇之念头不改,杀凤天南的原则决不因袁紫衣而放弃。再则,英雄好汉总 吃软不吃硬,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 不重视,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 情, 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说到底胡斐本人与凤天南并无任何仇恨,而钟阿四与胡斐亦毫无关联,然而胡斐为了素不相识的钟阿四,誓必杀凤天南而后快,其所哀恳,一概不为之所动,三则,周铁鹪等人那样给足了胡斐的面子,低声下气的求他解开 凤天南 仇结 胡斐仍是不允。不给人面子恐怕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情。 胡斐 却为 了一个“不相干”的钟阿四做到以上几点 足见其真正的“替天行道”的侠士风范及其坚持原则,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胡斐的性格,还表现在他与苗人凤的关系上,按说在他以为苗人凤乃 他的杀父仇人,他大可不必 为了救 治苗人凤 双眼 甘冒极大的风险去求药王门人救之。但胡斐做到了这一点 他与苗人凤英雄侠士之间能做到心心相印,一如当年 他的 父亲胡 刀与苗人凤之间一样,然而却又父仇不能不报。如此矛盾痛苦,胡斐只能独自承受,因而并未做出使自己与他人都遗憾的错事来。为此足见胡斐的气度与心胸。胡斐的性格,不仅在其报仇的过程 能看出 而在其 恩的过 中也能看出。“百姓神拳”马行空 女儿马春花当年在商家堡中对胡斐有“ 言相救”之德——当时胡斐尚幼,被商家堡主人抓住吊打,马春花代为求情商家公于商宝震,其实胡斐当时早巳自行脱身,听到马春花求 之语,大为 动,铭记终身。——称得上是“滴水之 ,当以涌泉相报”,以后为救助马春花及为帮她实现自己的愿望,胡楚几次闯进王府,历经风险,亦足见其古君子之风
+
 胡斐的 [[悲剧]]是双重 的, 一重 自己与 袁紫衣两情相 但终于还 离别 永难相见:另一重 明知道程灵素对 己一往 且自己 她也有某种道义上 责任 ,但却 始终无以 反而 程灵素 为了 [[生命]] 牺牲 他的 中, 永远也无法回 报程 灵素 份感天动地的 情感 义了
  
  飞狐外传 》虽刻划了胡斐这一理想的侠士形象,然而在其爱情生活中,却非但结局并不“理想”甚至使人格外感伤。胡斐所爱的袁紫衣,格于誓言师训,离他而去,是为生离;而深爱着胡斐的药王无嗔大师的幼徒程灵素姑娘则为救胡斐而死,是为死别。真个是宝刀 见欢,柔情恨无常。除此之 外, 小说还描写了南兰及马春花这两位 爱情悲剧。官家小姐南兰被大侠苗人凤所救,嫁给了他之后, 被天龙门北宗掌门人田归农 风流潇洒所吸引,与田归农私奔、欲为情终,然逐渐发现自己爱非所托,却又已离开了丈夫及女儿 ,不 免遗憾终身,终于忧郁而死。而马春花则抛弃了背叛了她 未婚夫徐铮、抛弃了爱他的商宝震 为清廷大帅福牵安所惑失身。害得徐铮为之枉自送命 而她 己则迷惑终身,至死不悟。马春花自己固是声尽了爱情。幸福”的滋味,而读者读来,却不禁满腹辛酸与感伤,反觉这一切都是难于言表。
+
==视频==
 +
===<center> 飞狐外传   关视频</center>===
 +
<center>飞狐 传:香港顶级武侠动作电影 ,女 神张敏 的又 一部难以超越 经典 百看 腻</center>
 +
<center>{{#iDisplay:j3021w3g65s|560|390|qq}}</center>
 +
<center>
 +
张敏很少有人看过 武侠 各种经典场面 改编 金庸《飞狐外传》</center>
 +
<center>{{#iDisplay:o0874iq5i3m|560|390|qq}}</center>
  
书中令人悲痛震撼的一幕,是程灵素之死:让人感伤迷惘的一幕,则是袁紫衣(应该说是圆性)与胡斐最后的离别。一部武侠小说居然在其最后让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一个死、一个走,留下男主人公一个人在自己父母坟墓前凝固成一座迷茫人生的永恒雕塑,自是大大增加了小说的人 深度,同时也提升了小说的美学境界。这实际上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真正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
==参考 献==
  
  胡斐的情感悲剧是双重的,一重是自己与袁紫衣两情相悦,但终于还是黯然离别,显然永难相见:另一重是明知道程灵素对自己一往情深,且自己对她也有某种道义上的责任,但却始终无以为报,反而是程灵素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而牺牲。在他的这一生中,永远也无法回报程灵素的这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感与恩义了。
+
[[Category:857 小說]]

2020年5月30日 (六) 08:50的最新版本

飞狐外传》,金庸第六部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姊妹篇”。写于1960至61年间,最早于小说杂志《武侠与历史》连载。另外,《飞狐外传》是《书剑恩仇录》的续编和《雪山飞狐》[1]的前传,主要叙述胡斐少年的事情。历史背景是清乾隆年间。

成书过程

《飞狐外传》写于1960—1961年,此时,正是《明报》在时艰中蹒跚成长的时期。这时,金庸又创办了《明报》麾下的第一个刊物——《武侠与历史》周刊[2],旨在刊登武侠小说。应该刊需要,金庸开始了《飞狐外传》的创作工作。

《飞狐外传》每期刊载八千字,通常报纸连载小说每段约为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因而《飞狐外传》写作的方式与别的小说写作略有不同。该书后经作者修改,删除因连载而产生的“段落痕迹”,情节也调整得更为流畅,出版有单行本。

作品主题

《飞狐外传》的基本精神在展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道义、对忠信有很多的启示。在主角胡斐身上,充分诠释了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而且给英雄豪杰、侠客丈夫增加了新的“三不”的特质。

这部小说集中笔墨塑造了胡斐这样一个理想的侠士形象。金庸在1975年为这部书所写的《后记》中感叹道:“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的其实并不很多,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武而不是侠。”因此,金庸就在这部《飞狐外传》中塑造了胡斐这一真正的侠士。他显然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大丈夫。的行径,而且,还能做到“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英雄难过美人关,象袁紫衣这样美貌的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不答允是很难的。而胡斐却偏偏做到了这一点,他固然爱煞袁紫衣,然为钟阿四报仇之念头不改,杀凤天南的原则决不因袁紫衣而放弃。再则,英雄好汉总是吃软不吃硬,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自不重视,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情,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说到底胡斐本人与凤天南并无任何仇恨,而钟阿四与胡斐亦毫无关联,然而胡斐为了素不相识的钟阿四,誓必杀凤天南而后快,其所哀恳,一概不为之所动,三则,周铁鹪等人那样给足了胡斐的面子,低声下气的求他解开对凤天南的仇结,胡斐仍是不允。不给人面子恐怕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情。但胡斐却为了一个“不相干”的钟阿四做到以上几点,足见其真正的“替天行道”的侠士风范及其坚持原则,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胡斐的性格,还表现在他与苗人凤的关系上,按说在他以为苗人凤乃是他的杀父仇人,他大可不必为了救治苗人凤的双眼而甘冒极大的风险去求药王门人救之。但胡斐做到了这一点。他与苗人凤英雄侠士之间能做到心心相印,一如当年他的父亲胡一刀与苗人凤之间一样,然而却又父仇不能不报。如此矛盾痛苦,胡斐只能独自承受,因而并未做出使自己与他人都遗憾的错事来。为此足见胡斐的气度与心胸。胡斐的性格,不仅在其报仇的过程中能看出,而在其报恩的过程中也能看出。“百姓神拳”马行空的女儿马春花当年在商家堡中对胡斐有“一言相救”之德——当时胡斐尚幼,被商家堡主人抓住吊打,马春花代为求情商家公于商宝震,其实胡斐当时早巳自行脱身,听到马春花求情之语,大为感动,铭记终身。——称得上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后为救助马春花及为帮她实现自己的愿望,胡楚几次闯进王府,历经风险,亦足见其古君子之风。

《飞狐外传》虽刻划了胡斐这一理想的侠士形象,然而在其爱情生活中,却非但结局并不“理想”甚至使人格外感伤。胡斐所爱的袁紫衣,格于誓言师训,离他而去,是为生离;而深爱着胡斐的药王无嗔大师的幼徒程灵素姑娘则为救胡斐而死,是为死别。真个是宝刀相见欢,柔情恨无常。除此之外,小说还描写了南兰及马春花这两位女性的爱情悲剧。官家小姐南兰被大侠苗人凤所救,嫁给了他之后,又被天龙门北宗掌门人田归农的风流潇洒所吸引,与田归农私奔、欲为情终,然逐渐发现自己爱非所托,却又已离开了丈夫及女儿,不免遗憾终身,终于忧郁而死。而马春花则抛弃了背叛了她的未婚夫徐铮、抛弃了爱他的商宝震,为清廷大帅福牵安所惑失身。害得徐铮为之枉自送命,而她自己则迷惑终身,至死不悟。马春花自己固是声尽了爱情。幸福”的滋味,而读者读来,却不禁满腹辛酸与感伤,反觉这一切都是难于言表。

书中令人悲痛震撼的一幕,是程灵素之死:让人感伤迷惘的一幕,则是袁紫衣(应该说是圆性)与胡斐最后的离别。一部武侠小说居然在其最后让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一个死、一个走,留下男主人公一个人在自己父母坟墓前凝固成一座迷茫人生的永恒雕塑,自是大大增加了小说的人文深度,同时也提升了小说的美学境界。这实际上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真正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胡斐的情感悲剧是双重的,一重是自己与袁紫衣两情相悦,但终于还是黯然离别,显然永难相见:另一重是明知道程灵素对自己一往情深,且自己对她也有某种道义上的责任,但却始终无以为报,反而是程灵素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而牺牲。在他的这一生中,永远也无法回报程灵素的这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感与恩义了。

视频

飞狐外传 相关视频

飞狐外传:香港顶级武侠动作电影,女神张敏的又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百看不腻
张敏很少有人看过的武侠,各种经典场面,改编自金庸《飞狐外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