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总把亮丽留存我心(刘小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青神,总把亮丽留存我心》是中国当代作家刘小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青神,总把亮丽留存我心
2023年7月,我第二次踏上了青神这片美丽的土地。第一次是在1975年秋。
因时间久远,那时的青神形貌已被岁月淹没。然而,随着我的再次走近青神,沉没在我岁月底部的记忆,又被一事一物钩沉而起,清流般流过心田,带一丝丝甜。 那一事,留存青神的乡村之美
那是1975年,我参加乐山党校某期政治经济学培训班,我们的老师是当年西南交大的李经荣教授。那年秋天,他带领我们到青神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毕业论文。
具体到什么公社什么大队,已完全遗忘。但记得我们去的地方,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改革的探索。他们把当时通行的吃大锅饭,改为分组包产,并且实施了计件工分制,不再搞计时工分。我当过知青,对计件工分和计时工分的实际效果十分清楚。计时,时间到工分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计件,得拿实际成效说话,当然不敢偷奸耍滑磨洋工。我们调查的事实证明:这里进行分组包产改革后,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红红火火。
当时,正是邓小平出来主持中央工作(可惜不久后又被打倒),我引用他的一段指示做毕业论文论点(忘了具体什么话),用青神农村大胆改革的实际情况作论据,论述农业分组包干和计件工分的好处。我的这篇毕业论文被李经荣教授评为优秀论文,他还亲自在全班宣读。这在现在看来,不过是最初始简单的朴素改革,根本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却是离经叛道的,甚至有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它涉及传统理论中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后来农村全面推行包产到户时,我回想起这件事,不免心中赞叹:青神农民不简单!当然,也暗暗感叹自己当年那经济学理论没白学。
因为这件事,我对青神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次到青神,是一次重赴美好之约。这是我主动要求到青神采风的重要原因。
一路上,我总是禁不住想多看看青神乡村的美貌,希望找到与记忆的契合。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是大片葱郁的果树林、起伏绵延的茶山、绿波荡漾的稻田,成堆成簇的林盘,青瓦白墙的农舍,笔直规整的沟渠,有时隐约可见远处的标牌写着什么示范区……
记忆,被击成了碎片,难以拼接。但我一点也不失望,因为我分明辨识出眼前所见,并不是记忆中美的丢失,而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眼前乡村这气势,绝不是小农经济可比了!
虽然已经眼见为实了,偏还要向青神朋友询问,询问乡村之变。果然,今日青神之农业,已逐步脱离小农经济,走上了现代大农业的康庄大道。他们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农业管理。全县农业统筹合理布局,建立了粮油复合产业示范区、蚕桑高效发展示范区、竹艺融合发展示范区、果畜种养循环示范区…… 上的耕、种、收,实现了综合机械化。 青神朋友如数家珍般向我展示青神农业的骄傲:
他说,你要是去到我们的智慧气象数字果园试验基地,在收果时节,就能看到载满椪柑的一列列“小火车”,唱着歌儿在山林果树间奔跑。告诉你,我们这儿的山地单轨运输小火车,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哦!……你在果园里随便走走,到处都看得见各种智能机械化生产设备,有施药系统、灌溉系统、履带式无人挖沟车等。我们果树的修剪、打药等环节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全县的智慧果园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面积已经达三万三千多亩了。
“当然,水果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哈!”
朋友哈哈一笑,接着说,因此,我们县十分重视核心的粮油园区的建设,不但注重田、水、路、电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而且还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经营管理都融进了我县粮油园区的管理。现在我们县已经有了先进的工厂化育苗中心,实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全年育水稻秧苗可供5000亩稻田,不但节约了常规育秧苗的土地,还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耕、种、收机械化率。
我渐渐明白,这是当前农村政策正在进行调整的一个信号——粮食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随着他的描述,我眼前出现了一幅“天府粮仓”正在逐步实现的愿景:育苗中心的工厂内,在一排排喷灌及控温、控湿、控光照设备的温柔关怀下,水稻的播种、催芽、灌溉、施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和数据化控制,还避开了“倒春寒”的风险,秧苗的成苗率比常规育秧提高了许多。水稻育秧生产出的秧苗,这种高科技育苗不但苗齐、苗壮,还省工、省力、省钱。而且,水稻育秧苗之后,又可以继续用于培育玉米青苗及蘑菇、蔬菜等作物。
也许是脱离乡村太久,我做梦也没有想到,青神县大面积的粮食已经实现了机器收割,与我当知青时那种靠镰刀收割,背篓背回晒坝,再用连枷脱粒的原始生产方式真有云泥之别啊!更让我开怀的是过去多年来令人头痛的秸秆焚烧问题,在青神已经得到科学的解决。他们采用秸秆旋耕还田技术,今年全县油菜5.9万亩,秸秆还田面积就达到了5.3万亩。
在我看来,这可以说是一场种植业革命。过去焚烧秸秆根本就是极大的肥源浪费,秸秆大量的营养和有机质都被烧掉了,焚烧过程又严重污染环境。而现在旋耕秸秆还田,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能为农作物提供较多的营养,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还明显地改善了土壤通透性。使水稻前期生长能早发稳长,中期则清秀健壮,后期可早衰。而且还能增强水稻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因少施化肥,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也增加了。
青神,向我展现了农业文明之美。 那一物,留下青神竹艺前行的足迹
去青神国际竹艺城的路上,我想起了那把竹扇子。
那是一把带柄竹的篾扇。也是那年在青神县城一家竹器店里买的。当时已经入秋,并非需要买一把扇子。但第一眼看见那把扇子,我立即被它的精美图案吸引了:黄篾的底版上,用青篾编织出黄山迎客松,并有“暮色苍茫看劲松"几个字,雄浑遒劲,力可透面。虽然在那个时期,这幅图画早就以各种形态出现,已经见惯不惊。但是,能在一把普通的竹扇上,以如此精美的编织展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怎不惊讶?怎不喜欢?虽然当时这把扇对我而言有些贵,我仍然毫不犹豫买下,带回家作为艺术品,挂在陋室墙上欣赏了许多年。
就这样,竹编成了我心中的又一个青神符号,美丽而朴实。
竹编,对我们四川人并不陌生。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凡是上了一些年纪的人,在过去的生活中,都免不了要与各种竹器打交道。在我的记忆中,用过的竹制品,随便屈指一数,就有十多种:竹筷子、竹漏勺、竹刷把、竹蒸笼、竹水瓶壳、竹椅、竹凳、竹马架子、竹凉席、竹篮子、竹扇子、竹笔筒、竹盘子……当知青时,乡下更离不开竹扁担、竹晒垫、竹粮囤、竹斗笠、竹锅盖、竹撮箕、竹箩筐、竹背篓、竹耙子、竹鱼篓、竹虾耙、竹巴笼……
随着时代的变迁,空调替代了竹扇,雨衣代替了斗笠,塑料和金属,代替竹子成为生活用品的原材料,并实现机械化批量生产。不少完全靠手工制作的竹器,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除了筷子和凉席,城市生活中已极少见竹器了。想到竹器的衰退,我心中曾涌过隐隐的可惜与留恋。但这次到了青神,我突然发现了一片竹的新天地,并为之惊叹不已。原来,竹并没有须臾离开我们。恰恰相反,竹正化蝶为蛹,以新的姿态伴随我们的新生活。
惊叹,来自青神国际竹艺城。
我们的车缓缓驶进规模宏大的青神国际竹艺城。穿过一条竹荫护佑道路,在一丛丛风姿摇曳的竹林的簇拥下,我们来到绿草如茵的广场。广场上,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几处外观迥异,气势磅礴的建筑:那幢形态时尚,有竹编半围着玻璃幕墙的建筑是国际竹艺中心,那座圆乎乎胖嘟嘟墨绿竹笋外形的大楼是竹编博物馆,而外观像一个巨大竹篮的是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另有一座展馆连绵起伏特别宽大,可惜时间不允许我近前观看,故不知其名。后来从园区俯视上见其外形如一把展开的巨型竹折扇。
这国际竹艺城园区所有建筑外形都围绕着一个“竹”字,真是奇思妙想的设计!
时间紧张,我们脚步匆匆地迈进了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大门。
在这里,我们看到过去服务于日常生活的竹器,要么修炼成代表岁月与生活的古董,存放着人们的记忆;要么蜕变成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不再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是负载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让我们单看看竹编扇子是怎样华丽转身的吧:最粗糙的竹编扇用来扇火,使炉灶的火势燃得更旺;然后有较粗编的竹扇,比较轻薄了,偶尔有简单图案,一般用于纳凉;再就是图案扇,处在由纳凉用品向艺术品转变的过程中,如同我几十年前买的那一把,图案已经较为精致;而如今的精品竹扇,则已经完全转化为纯艺术品了。因此,虽然是同样价值的竹原材料,用不同的艺术设计和编织技术,就创作成了不同档次的竹编扇。身为艺术品的精品竹扇,其艺术性和经济价值自然和用于纳凉的普通竹扇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那些竹编包、竹编灯罩、竹编果盘……太多太多,无法一一描述。
比较常见的立体竹艺品中,我特别喜爱的是那些竹艺摆件,玲珑精致、形态万千。每一件我都想伸手握于掌中,慢慢欣赏,细细把玩。当然这是不允许的。还有一类瓷胎竹艺品,我认为它的诞生一开始就是工艺品而非实用品。改革开放不久,我在成都春熙路的“工艺美术商场”买过一对瓷胎竹编小花瓶送外国友人。现在想来,也许那还是青神的瓷胎竹艺品呢!瓷胎竹艺品虽然也可实用,但使用者必定是先将它作为艺术品来欣赏的,实用性则退居其次。
竹编艺术博览馆内最令我瞠目的,是那些竹编字画。
我刚步入平面竹编展厅时,心中纳闷,不是竹艺吗?怎么是十分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八骏图》等?上前细看,呀,它们居然是用竹丝编成的!我惊讶得说不出话了。
平面竹编中,熊猫戏竹图、古代仕女图、花鸟鱼虫图、山河图、果蔬图,其画面形态色彩与国画无二,每一幅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据说,《中国百帝图》《老北京》《隐形观音》《迎客松》等竹艺珍品,都已经被世界各国珍藏……
啊呀呀!国画家能画出什么画,青神人就能用竹编出什么图,简直不可思议啊。
还好,厅内有平面竹编艺人,为我们展示了的这些竹编画的形成。一位妙龄女子,此刻正端坐在一张很像绣娘使用的绣案桌前,聚精会神地编织一幅竹画。案板下面铺着的那幅国画,就是她的蓝图底稿。按照底稿,她轻拈专用的挑丝工具,把薄如蝉翼、细如头发的竹
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竹编史上的奇迹,是艺术中的艺术!
走出展馆,我对古老竹器日渐衰败的痛惜,已被青神竹艺刷新的惊叹所取代。
感谢竹!过去陪伴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满足着我们的精神!
青神之行,我记忆的页面已被刷新,无论是大农业还是小竹编,在我心中都留下了更加亮丽的现代之美![1]
作者简介
刘小革,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四川散文学会理论部部长。